南海神廟那邊暫時穩(wěn)住,兄弟二人便將心思都且放在斗繡上,三手繡極為耗神,無論是林小云還是李繡奴都無法持久,漸漸被徐氏姐妹追了上來,不過那已是兩炷半香之后的事情了。這種高速度、高強度的刺繡雖然場面好看,但對肌肉的刺激太大,繡到四十類以后,雙方進度齊平,同時也都慢了下來。
這時林小云這邊已繡到冬花第六類天竹花,此花又名南天竹或天燭子,乃是白色小花、萼片多輪,因此用針也與蘭菊頗不相同。林叔夜算算進度,開口道:“應該可以趕得上,準備收尾!
作為斗繡指揮的林叔夜這么一說,林小云和李繡奴都是心頭一定,此時二人已不再使用“三手繡”,繡完南天竹后分頭各繡,李繡奴繡櫻草,林小云繡水仙。
陳子峰那邊輕輕咳嗽了一聲,徐氏姐妹卻加快了速度,終于在第三炷香燃盡之前,凰浦這邊便順利結針,一幅四尺見方的繡地上,赫然呈現(xiàn)一圈花卉,從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環(huán)繞成一圈,共繡成春花十二、夏花十二、秋花十二、冬花十二——共計四十八類四時花卉。再看茂源那邊,一條十二尺長的繡地上,數(shù)十種花卉一字排開卻又層次錯落,構圖有所本亦頗具匠心。
何老莊主道:“今天這場斗繡,難得有刺繡宗師到場,莞師不妨下場品評品評?”
黃謀眉頭一皺,心想袁莞師雖然德高望重,但終究是廣茂源的人,你讓她下場品評這不是要拉偏架么?只是如果反對不免有質疑袁莞師人品的嫌疑。眼看作為正主兒的林叔夜沒有反對,他也就暫時忍住了。
卻就見袁莞師欣然下場,來到凰浦這邊,贊道:“構圖完整,針線也佳。各花競艷,已得‘爭’字之意!
又來到茂源這邊,卻說:“也是好繡,起始處的葵花、桂花都只平平,到中段就越繡越好了,蘭、菊、蓮三花尤佳。只是收尾之時,未盡徐氏姐妹應有之妙。”
這句話是隱隱發(fā)出了批評了——因徐氏姐妹前后心態(tài)不定,一開始的時候受了場中輿論影響,中間得陳子峰扭轉輿論而漸臻妙境,可到了最后半炷香為爭一花之先,針線便有潦草之嫌,純以繡品而言,徐氏姐妹這幅繡各類花水平參差不齊,發(fā)揮還不及林小云李繡奴來得穩(wěn)定——以資深大師傅對戰(zhàn)繡場新秀,這種表現(xiàn)是不應該的。
徐美娟徐美鳳知袁莞師所評不虛,聞言都不禁低下了頭。
袁莞師道:“以整體意境、構圖、針線而論,凰浦之繡佳于茂源!
林小云李繡奴聞言大喜,林叔夜聞言也不由得欣然。
楊燕武道:“咱們不說別的,只說以這場斗繡的準繩來說,雙方的出品過沒過線?”
袁莞師含笑不語,何老莊主道:“自然是過線了的。莞師是以宗師目光提出批評,這兩幅繡雖然各有小差,然皆是瑕不掩瑜,拿出去說是廣東十大名莊的出品并不丟臉。再讓下手工拾掇兩日邊角,都可作為上品出售!
黃謀哼了一聲,袁莞師顯然是批評茂源居多,結果你老何卻說“各有小差”,真是糊得一桶好漿糊!不過也知道這話反駁不易,徐氏姐妹畢竟是資深大師傅,就算前后心態(tài)不穩(wěn),也未落到破格的地步。
楊燕武道:“那就按照賽制,類多者勝,兩位評審,數(shù)花吧!”
何老莊主道:“凰浦這邊,也不用數(shù),兩位繡師是依畫稿繡完的,那就是四十八類。而茂源這邊……”他便一類一類數(shù)了起來。
黃謀也不摻和,他一路盯過來,徐氏姐妹繡了多少其實早就心里有數(shù),這時徐美娟、徐美鳳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瓊花四十七、金銀花四十八、風信子四十九——”何老莊主一拍手掌:“茂源這幅繡,共繡了四十九類花卉!這一場斗繡,茂源勝!”
場中一時沒有聲音,只有楊燕武帶著廣茂源的人在那里大聲鼓掌喝彩。
喝彩聲中,夾雜了辜三妹的一聲冷哼:“兩個成名十幾年的大師傅,繡品輸給了對方,要靠花多取勝,也好意思!
徐氏姐妹一時有些尷尬,知道這場斗繡頗有勝之不武之嫌,只是此戰(zhàn)是代表廣茂源,她們縱然心虧也不能出面認輸。
楊燕武嘻嘻笑道:“林莊主,會首剛才說的沒錯吧?貴莊這幅繡,好就好在這畫稿上,可輸也輸在這畫稿上了,哈哈,哈哈!”
他笑得得意,但黃謀見林叔夜神情平靜,不禁心中一奇,尋思著:“難道還有后手?”
果然就見林叔夜微微一笑,向林小云打了個手勢,林小云道:“各位請看!”說著就將別繡地的針夾取下,將繡翻了過來。
在海上斗繡時見識過高眉娘手段的人便心頭一動,均想:“難道又是雙面繡?”
卻見在繡地背面,縱橫交錯的絲線之中,隱隱有一朵花的形狀。
這朵花顯現(xiàn)于雜亂針線之中,說實在的,不算甚佳,黃謀卻已經鼓掌大叫:“梅!這是梅花!第四十九類!”
楊燕武怒道:“這也算?”
黃謀笑道:“怎么不算?這場斗繡約定的是要達到廣東十大名莊出品,剛才莞師已經品評過了,說凰浦的這幅《百花爭艷圖》‘構圖完整,針線也佳,已得爭之本意!幂笌熑绱它c評,那這幅繡肯定是過線了啊。而且以繡品而論,此繡還在你們那幅繡之上,然后是你要按照約定數(shù)花類多者為勝!現(xiàn)在你們有四十九類,凰浦這邊也有四十九類,大家打平!”
“這!”
楊燕武還要爭辯,林叔夜對陳子峰道:“會首,你來說說算不算?”
陳子峰倒不至于如楊燕武般糾纏不清,擺手道:“算吧。”
黃謀趕緊來個板上釘釘:“陳子峰不愧是陳子峰!這才是廣繡行會首應有的氣度!”
自家莊主都這么說了,楊燕武也就沒辦法了。
何老莊主道:“只是如此一來,雙方都是四十九朵了,沒個輸贏可怎么算?”
黃謀道:“花類既然一樣,那就按繡品來算,顯然凰浦這幅繡的繡品是要比茂源這幅勝出一籌的!
“那不然!”楊燕武道:“只看正面,凰浦這幅的確好一點,可如果連背面也看,凰浦這幅繡的背面就亂七八糟的了!哪里算好!可你要不算背面,那么那朵梅花就不能算!”
何老莊主道:“楊管庫所言,也有道理。”
眼看雙方各執(zhí)一詞爭執(zhí)不下,林叔夜忽然插口道:“如果陳會首不認這朵梅花,那雙方打平,如果陳會首認了這朵梅花,那這場斗繡,承讓——我們凰浦贏了!
眾人不解的目光中,林叔夜上前,將自家的《百花圖》抖了抖,與林小云分執(zhí)四角,對著眾人環(huán)了一圈,讓眾人仔細觀看。
眾人一開始不解,忽然有人叫道:“哎喲!牡丹!那是一朵牡丹!”
“什么牡丹?”
“整幅圖!看整幅圖!那整幅圖看上去,不是一朵大大的牡丹嗎?”
被這一提醒之后,眾人定言再看,齊齊發(fā)出驚呼之聲。
原來凰浦的這幅《百花爭艷圖》,四十八類花卉環(huán)繞成圈,但并不只是一個圓形,而是隱隱構成了一朵綻放的牡丹花形狀!
“我就說!”潘大娘脫口道:“所謂百花圖,雖然不是一定要繡滿一百種花,可有些名花總要入列的,但凰浦這幅繡,春不見牡丹冬不見梅,這不應該啊——原來伏筆是在這里!”
區(qū)大娘也忍不住點頭:“百花爭艷,四季皆有花主,最后牡丹為王——這個爭字,可真是淋漓盡致了!好繡,真是好繡!”
楊燕武也沒料到還有這個埋伏,一時都怔住了,何老莊主也無話可說。黃謀哈哈笑道:“三弟,好本事啊,好本事!原來還藏著這一招!”
就在眾人嘆服之際,只有袁莞師忽然道:“可惜了!
兩個弟子忙問:“哪里可惜?”
袁莞師道:“這其實本應該是一幅雙面繡——但這兩個繡娘功力未到,所以只能簡化!
“雙面繡?”眾人聞言,皆是愕然不解。
區(qū)大娘于世務上比師妹遜色,卻也因此于刺繡上更為專注,先一步領悟了:“我明白了!若是完整,那便是正面四十九、背面四十九——正面以牡丹為王,背面以梅花為高。”
袁莞師頷首:“不錯。百花之數(shù),分正反則各為五十,五十為大衍之數(shù),需遁一以避其滿,所以正以牡丹顯富貴、背以梅花藏氣節(jié),正反相爭又合一,那才是完整的《百花爭艷圖》!
眾人聽說,無不贊嘆又惋惜,贊嘆的是這樣的百花圖構思端的絕妙,惋惜的是今天未能目睹完整版本——那位蒙面繡娘沒有到場真是太可惜了!
“莞師不愧是刺繡宗師,看破了此繡全構!绷质逡瓜蛟笌熜辛艘欢Y,跟著轉身對兩個評審道:“這幅繡雖未完整繡出,但只按照我們斗繡約定來說,我們也繡了五十類花了。這一場,我們贏了。”
何老莊主和楊燕武面面相覷,黃謀鼓掌叫道:“當然是你們贏了!我宣布,這一場斗繡,凰浦獲勝!”
林小云第一個跳起來喝彩,看李繡奴沒動,趕緊低聲:“快叫!快叫!把勢頭叫起來!
李繡奴哦了一聲,也趕緊跟著叫,辜三妹等幾個偏向凰浦的也幫忙喝彩,只是有些零落不成氣勢。
林叔夜對陳子峰道:“大哥,你覺得如何?”
陳子峰淡淡道:“這一場,你贏了!
林叔夜忍不住開懷大笑。
贏了!
這一場,竟真的勝過了兄長!
從小受盡的委屈,似乎都要在這一笑中抒發(fā)出來。
楊燕武一聲冷哼,退在了一邊,然而嘴角卻又彎起陰惻惻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