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夜見到黃埔繡坊的時候,實在不能相信它竟是破敗成這個樣子。
這一年他剛滿二十歲,從祖母手中拿到地契和文書,成為這座繡坊的新主人,興沖沖地從西關趕到黃埔,和大部分得到人生第一個機會的年輕人一樣,他走來的這一路上已經作了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業(yè)設想:如何接管繡坊、如何收服繡工、如何開拓市場……最后在刺繡領域打出他林叔夜的朵(名號)來!
西關在廣州西面,黃埔在廣州東面,這時是嘉靖年間,廣州早已成為一個繁華的大都會,林叔夜穿過整個廣州城,趕到黃埔時已經黃昏。
然后在看到繡坊的第一眼,他的雄心壯志就變成了一句廣東粗口。
“丟!”
黃埔繡坊占地很大,門面五間,前后五進,可以想見當初也輝煌過,但外圍那圈蠔墻[蠔墻,就是用蠔殼做的墻,是嶺南建筑中比較獨特而別致的工藝。多出現(xiàn)在珠三角一帶。明清初番禺學士屈大均于《廣東新語》就有記載:“蠔,咸水所結,以其殼壘墻,高至五六丈不仆!盷處處斑駁脫落,很多地方只剩下半截,左前拐角處還缺了個大口子,被人種了一棵桑樹堵住了,右邊的墻壁破了個大洞,一條癩皮狗正鉆出來,看到林叔夜后吠了幾聲。屋頂?shù)耐咂菤埲辈蝗,到處都有茅草混了熟土塞洞縫的痕跡,一陣風吹過來,里頭還夾著一些煙火飯氣的味道,大概是有人在里頭燒明火造飯,這種事情本來是不應該發(fā)生在一座到處都是布綢絲線、必須嚴格防火的繡坊里頭的。但現(xiàn)在林叔夜已經沒心思計較這一點了。
落日的斜照打在眼前這座老舊殘破的建筑上,沒能讓林叔夜心中產生一點兒美感,他現(xiàn)在有的只是想罵人。
好吧,舅舅先一步幫他罵了出來。
林添財嘴里就沒好詞:“這是什么破爛!用垃圾堆起來的吧?求人收走還得給人補貼。阿夜啊,你這可憐的老實孩子,又被人給騙了!
林添財長得矮胖矮胖的,一張臉又黑又脫皮,一個肚子又圓又挺,丑得來又有些滑稽,林叔夜站在他身邊,更顯得眉秀目清、瘦削挺拔,不過細看還是能發(fā)現(xiàn)兩人五官有點兒像,只是林叔夜皮膚白皙、雙眉淡掃,身上滿滿的都是尚未褪去的少年感,又有一點兒讀書人的書卷氣,跟被市井氣浸潤了幾十年的舅舅便判若云泥——不過在生意人眼中又是另外一種觀感了:林添財一看就是精明強干,不像林叔夜,那種剛剛走出家門的模樣在生意人眼里簡直就是一頭肥羊。
“這么一座破莊子!打發(fā)叫花子也得拿點真金白銀啊,陳家太過分了!我說那個老太婆怎么忽然變好人了,原來沒有轉性啊。阿夜,以后你別惦記著什么認祖歸宗了,就姓林,跟我回潮州去,有舅舅在,少不了你一口飯吃!”
林添財將這座連牌匾都沒有的宅子上下打量:“不過到手的東西也不能扔,還是轉手賣了吧,這房子不值錢,只能賣地,不過黃埔的地也不值錢啊……”
那條癩皮狗還在那吠著,林添財沒好氣,他常年在外奔走,隨身帶著一根青竹杖的,這時掄起竹杖就打,嚇得癩皮狗倒退回縮,卻在狗洞里頭叫得更大聲了。
“誰在外頭打我們的狗!”虛掩的門呀了一聲,走出三個中年婦人來,為首的女人大概四十歲不到年紀,身形矮胖,膚色黝黑,是嶺南農村婦女典型的長相,看了林添財兩眼,好像竟認得他:“哎喲,是林攬頭!
林添財也是吃刺繡這口飯的,在省城跟人合了一個繡鋪,在潮州府也有自己的鋪面,常年在廣州、潮州之間往來,收了潮州府那邊的繡品拿到廣州府這邊販賣,所以被稱為“攬頭”,賺的雖是辛苦錢,如今也算是殷實人家,當然,跟林叔夜的長兄陳子峰是沒得比的。
林添財不認得眼前這個婦人,只是覺得有些面善,大概是什么場合見過,那婦人就上前說:“我們這宅子雖然沒掛牌匾,卻是廣府陳家的產業(yè),廣東第一繡莊廣茂源的分坊,我是這繡坊的管事,大家都叫我黎嫂。林攬頭到這里不知道有什么貴干?”
林添財有些不愉悅地哼了一聲:“廣茂源位列廣東十大繡莊之首,名聲在整個大明也是響當當?shù)模@破地方既然是廣茂源的分坊,也不知道修葺修葺,傳了出去他陳子峰也不怕丟臉。”
黎嫂身后兩個婦女聽了這話都現(xiàn)出惱怒的神色,就要挺身而出,林添財已經指著林叔夜說:“諾諾,這是你們茂源繡莊的三少爺,今天拿了地契和文書,過來接掌你們這座破繡坊的!
幾個婦女都呆了呆,但隨即想起還真有這回事,前幾天有人來通知過她們的,一起看向林叔夜,心里都想:“這小哥就是老莊主的那個私生子?人家叫繡房崽那個?長相倒是真俊,就是老實巴交的,被打發(fā)來這里,也是可憐!
外人罵繡坊她們不干,但身為茂源繡莊老莊主的兒子,被打發(fā)來這種破落地方,接掌這樣一個繡坊,就連她們也覺得這個新主人可憐,便猜到這小伙子在陳家是被人給排擠了。
林叔夜這時已經從一開始的失落中暫時走出來了,他對舅舅說:“先進去看看吧。”他雖然是外甥,但這件事情上他是主,林添財是幫襯,所以還是聽他的。
這座繡坊是作為一個工坊建起來的,所以格局與嶺南普通民居不一樣。當初一共有五間五進:大門質樸卻高聳,進門后一個屏風,屏風左右各有一間耳房,左邊耳房是門房,右邊耳房是談生意用的小賬房;屏風后面是個開闊的天井,天井再過去就是一個大廳——這里原是黃埔繡坊的外大廳,接待重要客人和年節(jié)祭祀都在這里,大廳擺個十來桌、天井站個幾十人不在話下;外大廳再往里是內廳,是原本繡坊內部人員議事用的;內外兩廳的兩側,各隔成了三間長方形的寬敞房屋,這六間大屋便是六個刺繡廠房,是這個繡坊的核心重地。
以上這些就是黃埔繡坊勉強守住的里三間前三進了,內廳后面本來還有兩進,六間刺繡廠房的左右兩側本來還有左右兩廊,也分別建了房屋,如今卻已經破敗得不成樣子,早已放棄掉了,用泥磚堵了巷門,只當左右是荒地、后面是廢園。
林叔夜甥舅在黎嫂的引領下進了門,這一進門林添財就皺眉了,因為這個大門十分闊敞,但門板卻單薄極了,就是兩塊柴板,制作十分粗劣,地面也沒有門檻,柴門下面漏著風,仔細一看似乎原本是有門檻的,卻被鏟平了。再一細看,門兩邊的墻壁都有填補的痕跡,看來原本的大門還不止這么大。
進了門,抬頭就看見一塊巨石磨平的屏風,屏風足足有一丈八尺高、兩丈二三尺寬,乍一看很有氣勢,只是光禿禿一塊石頭看著十分突兀。
黎嫂說:“聽說以前這里掛著一幅很大的刺繡,不過我來的時候已經沒了。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林叔夜抬頭看著這塊巨石,遙想了一下說:“這么大一塊刺繡,那可漂亮得很呢,這個繡坊不是破爛啊,至少當年經營它的人是用心的,舅舅,如果我們能將繡坊給重整起來,一定給給它再披上一塊更好看的刺繡!
三個婦人中最老的那個聽了這話,忍不住看了林叔夜一眼。
繞過屏風,眼前忽然開闊,這是一個很大的天井,盡管如今地面已經滿是泥濘野草,但建筑結構畢竟還在,讓人一看就有心胸一闊的感覺,天井的正中央有無數(shù)小坑組成了一條小路,看得出原本應該是鋪著鵝卵石,如今鵝卵石都被挖掉了,就變成了一條坑洼,十分丑陋。
林添財忽然想到了什么,叫道:“這里……難道……難道這里是凰浦繡莊?”
黎嫂道:“是啊,這里就是黃埔繡坊。你們沒看文書嗎?”
林添財?shù)淖旖浅榱顺,跟著有些不自然地呵呵笑起來:“我明白了。?br>
“明白什么?”林叔夜問道。
林添財在林叔夜耳邊低聲說:“這個繡坊,就不是自己慢慢破敗成這樣的,是被人硬生生糟蹋成這樣的!
“硬生生糟蹋?這不是陳家的產業(yè)嗎?為什么要糟蹋自己家的產業(yè)!绷质逡箾]意識到這是什么秘密,所以沒壓低聲音。
黎嫂等人聽了這話,不禁看了過來。
“這座繡坊原本不是陳家的,是被陳家吞并的……”林添財看到幾個婦人近在咫尺,忽然又改口:“嗨,陳年舊事,不說它了。反正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穿過天井,外大廳堆滿了雜物,若不是這些雜物,應該也是一個很寬闊的廳堂,里面那墻壁原本可能有擺神主牌的桌案,如今也全都鏟掉了。這面墻壁左右各有一個門戶,進了門戶,林添財說:“總算是像個有人住的地方了。但還是不像一個繡坊!彼淖炜烧婵瘫,黎嫂等忍不住又瞪了他一眼。
“瞪什么,這里東西擺的亂糟糟的,有個繡坊的樣子?”
這里原本是內廳,這時擺滿了各種刺繡的用具。此外還搭了兩張便床,看著很是雜亂,但總算不像前面那般荒廢。
黎嫂將繡坊里的繡工都叫了來跟林叔夜相見,一共三十幾號人,都是女子,老的有五十來歲,小的才十二三,不過大部分集中在三十多歲的年紀。繡工們這兩天早聽說會來一個新坊主,卻沒想是這樣一個毛頭小伙子,一張鵝蛋臉,模樣倒是漂亮得緊,又斯斯文文的像個秀才公,這樣的人能做什么刺繡生意?好些人心里便有些冷了,只是想:這小伙子多半轉一圈就走,這繡坊以后多半還是黎嫂話事。
黎嫂告訴林叔夜,這整座繡坊,大多數(shù)屋瓦都漏雨,只有這內廳和西邊三間大屋瓦片還算齊整,“我和吳嫂、劉嬸住在這內廳,那三間大屋,一間做工房,一間給繡工們住,還有一間就做了倉庫!
林叔夜看了看這內廳,又要去看那三間大屋,才到第一間,黎嫂連忙說:“這間大屋里擺了大通鋪,除了住在村里的,有二十號人住在里頭,里頭都是女人的東西!绷质逡孤犝f便不進去了,且去看中間那間大屋,這里做了工房,滿屋子都是繡架子、繡車,也堆了一些半成品布帛,橫七豎八的,管理頗為混亂。
林添財一看說:“去年我家鬧了老鼠,鬧得不可開交……”
沒人知道他為什么忽然說這個,一起向他望去。
“老子被鬧得不能安生,一惱火,滿屋子撒了面粉,那老鼠踩了面粉就有了腳印,老子追著腳印找到了老鼠窩,拿鏟子挖了起來,挖啊挖啊,挖了個好大的老鼠洞!結果一看!好家伙!”
人群里有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叫喜妹,好奇地問:“怎么樣?”
林添財指了指這間工房:“那個老鼠洞,比這里還齊整!
喜妹噗呲一下笑了出來,被旁邊一個老婆子趕緊捂住了嘴,黎嫂臉上有些慚愧,吳嫂卻眼神中射出怒意,劉嬸趕緊打圓場:“去倉庫,去倉庫。”
西側這三間大屋,最里面的一間做了倉庫,劉嬸打開鎖,進去一看,林叔夜倒是眼前一亮,齊齊整整的各種架子,堆放著各種物料、繡品、半成品,雖然架子大半空著,但這秩序感卻和工房那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架子一大半都空著,顯然物料也好成品也好都不多。
劉嬸說:“這里不能點火點燈,所以暗了些。以前倉庫是設在后面的,后兩進廢掉之后,倉庫就挪到了這里。”
林叔夜的生母是廣茂源的一個繡工,他就是在繡架旁出生的,從小知道繡房的事情,這時內外察看,只見這倉庫不但歸類整齊,而且無燈無燭,所有可能引火之物一件沒有,在恰當?shù)牡胤接址帕耸乙苑莱、樟腦以驅蟲,在細節(jié)上也是滿分。
林添財嘖嘖道:“這才像個樣子,劉嬸你在這里屈才了;仡^我給你介紹個省城里的好差事吧,保你人工翻倍!
吳嫂的臉色更不好看了,劉嬸忙說:“這里挺好的,我是黃埔村的人,不想離鄉(xiāng)!
林叔夜將繡坊內外看了一遍,然后回到玄關處,在那塊光禿禿的石頭前面發(fā)怔,直到林添財來叫他,問他要不要回去了,林叔夜卻道:“我想在這里住一晚。”
“這破地方有什么好住的,”林添財嘟囔:“現(xiàn)在天色雖然有些晚了,但趕一趕路,還是能回西關的!
但林叔夜還是道:“我想在這里住一晚,要不舅舅先回去?”
“這什么話!”林添財對外甥真是沒的說,雖然不樂意,卻還是告訴黎嫂他二人準備先住下,對此黎嫂倒有準備。
東邊三間大屋有兩間都是瓦片不全,天晴漏光雨天漏水,只剩下中間那間也堆了雜物,聽說新的坊主要來,昨天已經把中間那大屋收拾了出來,屋子倒是收拾干凈了,里頭擺了兩張簡陋的床。這是一個能做刺繡廠房的房間,面積自然是不小的,兩張床擺下去后也顯得空空蕩蕩,進門沒一會,林添財已經打了三四次蚊子。
黎嫂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床鋪雖有準備,但不知道坊主什么時候來,所以今天沒準備飯食!
林叔夜道:“不要緊,我們吃點干糧就好。方便的話先把賬簿取來,再拿一些本紡出產的繡品,我們今晚看了賬簿、繡品,明天好交接。”
“這個早準備好了的!崩枭┱f著,回頭從劉嬸手里接過六本賬簿,遞給了林叔夜,“若有不明白的,我和劉嬸都住在內廳,叫一聲我們就來了!
他們走了之后林添財就忍不住吐槽:“這個破地方也能睡覺?阿夜,將就一晚明天趕緊回西關去!
林叔夜已經點了燈:“舅舅,我想今晚先把賬簿看了再說!
“對,對!”林添財說:“把東西都點清楚了,才好發(fā)賣!
“我沒打算賣。”
“?”
林叔夜挑了挑燈芯,說:“剛看到這繡坊的時候,我的確很失望,但把繡坊看了一遍后,我就轉心思了!
“轉什么心思?這破繡坊你還能看出什么?”
“我看出了它的布局是有野心的!绷质逡拐f:“這里靠近珠江,卻并不直面江口,地勢又比周圍高,就算臺風暴雨也不至于成為澤國,放晴日卻能很輕易地將貨物從水路運進運出,這是地利。”
林添財?shù)溃骸班,你這么說倒也是,這莊子前池后林、左丘右田,風水還算可以。”
林叔夜繼續(xù)道:“這里是黃埔村的地,卻沒在村里,跟本村民居有一定的距離,我剛才問過,周邊的土地都是當初買斷的,不會和村民有田土糾葛,因此可以很容易地雇到本村的民力、卻不會輕易陷入村內的糾紛,這是人和!
這一點林添財卻沒想到,他有些意外,對這個外甥他心里有愧,十二歲之后他就將林叔夜保護得很好,這幾年都沒怎么出過門,沒想到居然有這種眼光。
林叔夜最后道:“所以現(xiàn)在,這繡坊差的只是天時,我剛才站在那塊巨石前面想了很久……”
“怎樣?”林添財問。
林叔夜道:“舅舅,我愿意成為它的天時!
“!阿夜,你可得想清楚。 绷痔碡斦f:“這個繡坊,它的底子太差了。你就算想創(chuàng)業(yè)立足,也該找個更好的。”
“更好的?”林叔夜忽然自嘲般笑了笑:“我這輩子,本來就不曾有過多好的開局。十二歲以前糟糕透頂,十二歲以后過了八年安生日子,卻都是靠著吃舅舅你的血汗。舅舅你剛起步的時候,比我現(xiàn)在還差,不是靠忍著挨著熬著,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么?”
林添財聽得有些怔了,他對林叔夜好,有什么苦處都自己暗中吃著,在外甥面前從來都是故作輕松,卻沒想到林叔夜都看破了還記在心里,聽到這句“舅舅的血汗”,一時間心里酸酸的,又有些暖,覺得這些年吃的苦都值了。
就聽林叔夜繼續(xù)說:“我雖然是陳家的血脈,但這些年我是靠舅舅活著的,所以我的命底子是舅舅,不是陳家。剛才我在那巨石前面已經想明白了:先拿到一把好牌然后上賭桌,那就不是我的命;先上賭桌,靠忍著挨著熬著,慢慢拿到好牌,那才是我可能擁有的!
燈芯已經挑得發(fā)亮,林叔夜將六本賬簿放在了桌子上:“先看賬簿吧,舅舅你教過我,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這個繡坊,就是我在手的一鳥了!
林添財輕輕嘆了一口,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被外甥給說服了,不過他很高興,因為他沒想到,不知不覺中,“阿夜長大了啊!”
于是他坐到了林叔夜身邊,幫著他看賬簿。然而只看了兩眼,原本因為欣慰而產生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變壞了,翻著賬簿,越看越是心涼。
一座繡莊或者繡坊,招進來剛入門的叫學徒,學徒學個幾年功夫熟手了,轉作繡工,繡工再干幾年,如果能練成一技之長,便成了刺繡師傅,做了刺繡師傅后若能繼續(xù)精益求精,兼通各種刺繡門道,便成為大師傅,一座繡坊一般至少要有一兩位大師傅坐鎮(zhèn),不然撐不起來。
但眼下這黃埔繡坊卻連一個大師傅都沒有,只有黎嫂、吳嫂、劉嬸等三個師傅,下面有二十幾個繡工,七八個學徒,黎嫂雖是個資深的刺繡師傅,針線功夫扎實,卻一直未得名師指點無法進階,就算這樣也已經是黃埔繡坊最有功夫的人了,繡坊的繡品最關鍵的步驟都要她去刺,每天為此都忙得不可開交,所以管理工房的事情便交給了吳嫂,倉庫則交給了劉嬸。
林添財只看了六本賬簿中的一本,就幾乎想扔了:“阿夜,這黃埔繡坊說什么都不能要了,你舅舅在省城的那個鋪面,雖然我只占三成的股,去年的收入也比這繡坊多。如果再扣除工錢、物料……”
他屈指算了一下:“伊阿母!這就是個賠錢貨!我說陳家的人惡心了我們十幾年,怎么會忽然變好心了!原來坑埋在了這里!”
就在昨天,一向看林叔夜不順眼的陳老夫人忽然將林叔夜叫了去,露出要讓他接掌一家繡坊歷練的口風,林叔夜又是驚喜又是詫異,當即夸口立志,說他接掌繡坊之后一定會用心經營,三年之內就要有起色,十年之內要參加廣潮斗繡,當時這話說出來,現(xiàn)場一片嘲笑聲。
陳老夫人臉色有些怪異,卻還是將地契和文書都拿了出來,并許諾說,如果林叔夜真能振興繡坊,她就許他認祖歸宗,若他真能帶領繡坊參加廣潮斗繡,甚至還可作主代兒子納林叔夜的母親為妾室,算是給他母子一個正式的名分。
當時旁觀的人先是驚疑,隨即都發(fā)出不加掩飾的冷笑,林添財也跟了外甥去的,此刻記起那場景,那些冷笑聲又好像蚊子一樣在耳邊再次響起。
他惱怒地一巴掌拍死一只蚊子,叫了起來:“那時候,誰曉得這黃埔繡坊是這樣一個破爛!怪不得陳家那些人要笑我們,就這么個破爛,別說十年,就是一百年也別想參加廣潮斗繡!”
林叔夜年紀雖小,心志卻堅,竟然沒有被林添財挑動情緒,他繼續(xù)翻看著賬簿,直到看完手頭的那本,才冷不丁來了一句:“賬記得挺好的!
“。俊
“我說,賬記得挺好的。字寫的有些丑,卻是盡量工整,賬目記得又明確,可以說是錙銖分明。”
林添財點了點頭:“那是,劉嬸那人,倒也是個管倉儲的人才?赡怯衷趺?”
林叔夜說:“這座繡坊有這樣的人才,可見也不是一無是處。”
林添財忍不住苦笑:“阿夜你可真能苦中作樂,一座繡坊,若是藏著個好的刺繡師傅,那還有點用處,有個管倉庫的人才有個屁用啊!
“嗯,舅舅說的是,沒有頂級的刺繡師傅,便沒法參加廣潮斗繡!
“什么!你還惦記著廣潮斗繡?”
“舅舅你忘了?老太太答應過我的,只要我能帶著繡坊參加廣潮斗繡,她老人家就會為我破例,讓我回陳家認祖歸宗……”
林添財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差點將那搖搖欲散的桌子給拍爛了:“認祖歸宗!認祖歸宗!我看你是魔怔了!歷屆廣潮斗繡,能入圍的只有十二個名額,廣東十大繡莊就占了十個!剩下兩個名額,憑著這破爛繡坊你也想搶得到?簡直是做夢!”
“十大名莊,那也都是人干出來的……”
“這話是人話嗎?”林添財在外甥面前不需要遮掩情緒,話趕話的越說越大聲:“那十大名莊你當人家是虛的嗎!每個名莊里頭都有不知多少個師傅、多少位大師傅,繡工學徒可以招,但那些師傅、大師傅,卻都是這些繡莊一代又一代攢出來的家底,到最后攢出一個刺繡宗師來,這才是這十大名莊的立足之本。這個破爛黃埔繡坊現(xiàn)在有什么?一個大師傅還夠不上的黎嫂,再加上一個管倉庫管的好的劉嬸?你準備憑這去跟有刺繡宗師坐鎮(zhèn)的名莊杠?你這不是立志,你這是做夢!”
林叔夜被舅舅數(shù)落著,沒有回口,等他數(shù)落完,才低聲說:“我知道難,可再難也得想辦法。如果我能認祖歸宗,那我娘她也能有個著落,活著能抬起頭,死了有個神主牌,對嗎舅舅!
林添財聽了這話,一口氣忽然就都泄掉了,他一輩子都在算計,只在這件事情上是他的命門,一想到自己那苦命的妹妹……
“行了行了!不吃虧也吃虧了二十年了,我就再陪你瘋一把吧!
頓了頓,他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我跟你說,要記得適可而止,如果賠錢賠得太多,我可兜不住!
林叔夜繼續(xù)翻開賬簿,將剩下的賬簿一本本地翻看,見外甥這樣子,林添財長長出了一口氣,終于還是按捺著坐在一邊幫他看賬簿。
他們倆看得仔細,看了有半個時辰,才算將賬簿看完,后面的賬目并沒有任何轉機。
林叔夜說:“我們再看看繡品。”
他雖然剛剛二十歲,不過從小在繡房環(huán)境中長大,眼光卻是不差,這時將劉嬸取來的那一疊繡品一方方拿過來摸,這繡品不能說不好,其實還是不錯的,拿到市場上也能賣,比普通人家做的刺繡明顯要好不少。
但廣茂源是廣東十大名莊之首,黃埔繡坊這樣的貨色拿出去,卻就上不了臺面了。
林叔夜摸了幾塊后說:“怪不得從賬簿上看,這幾年黃埔繡坊從來沒賣過什么成品,只是為別的繡坊打下手賺點辛苦錢!
賣成品和打下手,這里頭的利潤空間可就差得老遠了。
林添財冷笑了一聲:“雖然我看不上陳子峰的為人,但廣茂源畢竟是廣茂源,粵繡的扛把子,去到外省,還得是它才能跟蘇繡湘繡蜀繡爭個長短的,他旗下的分坊出這種貨,傳出去不笑死人,連本莊的繡品聲譽都要受影響!
“不行,不行!”他將繡品隨手扔了出去,用竹杖敲打著:“阿夜,這些東西不行!這個黃埔繡坊就是個雞肋。還是賣了吧,賣了吧!”
“繡品的確有些很不堪。”林叔夜說:“根本達不到廣潮斗繡的水平!
“達到?離著十萬八千里好不好!”
“但畢竟有地,還有人。有個繡坊的架子。”
“。磕氵不死心?”
林叔夜沒有回答,耐心地繼續(xù)摸這些繡品,終于摸到了最后一塊,忽然咦了一聲:“舅舅!你摸摸這個!摸摸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