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能夠延續(xù)本朝之政!
蕭何給出的理由,令群臣有些摸不著頭腦。
在不少人看來,新官上任三把火,唯有通過自己取得了政績,才能夠顯現(xiàn)出為官一任的能力。
若是蕭何的一系列政策,曹參無差別照搬,那跟蕭何當政有什么區(qū)別?
至少臺下的陳平,自認為做不到這一點!
這個丞相當起來沒意思,既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又會被后人所詬病!
做得好了,人們會歸功于蕭何的政策好,只會說曹參是躺在前任功勞簿上的廢物。
若是做的不好,那挨罵的肯定是丞相繼任者,而非已經(jīng)退隱的蕭何。
陳平此時才意識到,蕭何之后的丞相,實在是不好當!
畢竟大漢第一丞相的含金量太高,以陳平如此自負的性格,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智謀略輸張良,政務(wù)不如蕭何。
至少站在同樣的位置,他沒辦法完成糧草支持前線的調(diào)度。
彭城之戰(zhàn),劉邦潰敗之后,正是因為有蕭何,才讓他能夠迅速東山再起。
否則以項羽彭城之戰(zhàn)表現(xiàn)出來的實力,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蕭何,你這是相當于讓曹參當個傀儡!
劉邦笑罵一句,“坑了老兄弟,你的良心就不會痛?”
蕭何拱手再拜,心中對曹參的確充滿愧疚。
“臣,愧疚于曹參,卻無愧于天下!”
“大漢好不容易天下太平,對于百姓而言,最忌諱的莫過于朝令夕改!”
“臣,明白主公都是博聞強識之下,才能高于在下百倍,但百姓們經(jīng)不起這樣的折騰!”
蕭何對著群臣一拜,“曹參受了委屈,但他能理解在下,并且不會動如今的政策。”
“興許在大漢養(yǎng)精蓄銳多年后,才是年輕人施展身手的舞臺,現(xiàn)在就讓我們這些老家伙,繼續(xù)為爾等鋪路前行吧!”
蕭何說話之間,有意無意看向了陳平,后者不知為何,竟然覺得肩上的壓力山大。
“相父,您這是作甚?雖然辭官養(yǎng)老的,但是朝中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您可要義不容辭!”
劉盈上前調(diào)侃道:“別因為我阿父那臭脾氣,你就不管朝堂大事!”
劉邦正要吹胡子瞪眼,卻見蕭何再次躬身一拜。
“朕,知道你心意已決!
“這些年,辛苦了!
劉邦上前,扶起了蕭何,隨后鄭重其事行了一禮。
這是對老兄弟多年辛苦的尊重,他本以為蕭何會追隨自己一輩子,直到劉邦身死道消,蕭何才會卸任丞相的重擔。
誰知成為了劉盈的丈人后,蕭何急流勇退,選擇不再權(quán)力場中遨游。
“陛下……”
蕭何有些哽咽,“臣能追隨陛下,乃此生最大幸事!”
群臣見狀,都有些感動不已。
“老子多少年,沒有掉淚了!”
樊噲看著沛縣出身的老兄弟,竟然這般隱退幕后,心情可謂相當復(fù)雜。
“丞相!”
周勃看向蕭何,恐怕以后沒有人,會想丞相一樣,為他無條件籌集糧草了!
“丞相,這些年多虧了您的照顧!”
“是啊,之前若非有丞相幫襯,我等軍隊恐怕早就缺糧!”
“丞相是我軍的定海神針!”
群臣你一言我一語,全都表達著對蕭何的感謝。
“行了!相父只是養(yǎng)老,又不是死了!你們這般傷感作甚?”
“相父啊,以后沒事多去長樂宮坐坐!”
“我盡快跟蕭瀟她們?nèi)齻造人,您也能早日當外公,多幫忙照顧孩子!”
蕭何聞言大喜,他這輩子已經(jīng)位極人臣,更享受了榮華富貴,如今只差天倫之樂。
“呵呵!那臣就恭祝太子早生貴子。
“生出來也是您的外孫!”
看著翁婿二人相談甚歡,劉邦心中頗為不是滋味。
“咳咳!朕是孩子的祖父,你們兩個談孩子的事情,能不能顧及一下朕的心情?”
“阿父,抱歉,兒臣以為您不喜歡孩子!”
“放屁!朕只是不喜歡你!”
劉邦冷哼一聲:“至于孫兒,朕一定將他們當做掌上明珠!”
群臣聞言大笑,這世上也就只有太子,才能讓陛下這般開懷大笑。
“行了!盡快傳令,讓曹參來長安,接替蕭何的丞相之位!”
“在曹參來之前,蕭何你還要辛苦一番!
“最好再帶帶曹參,畢竟治理一地,與治理一國相差甚遠!
劉邦話已經(jīng)說到這個份上,蕭何自然一口答應(yīng)。
蕭何辭官養(yǎng)老,曹參繼任丞相,群臣心中清楚,屬于劉盈的一套班子,恐怕正在完成新老交替。
“退朝吧!逆子留下來!”
“阿父,為何讓我留下?”
“讓你陪老子吃飯,你啰嗦個屁!”
劉邦與自家逆子吵了幾句,整個人都來了精神,今日更是胃口大開。
戚夫人乖巧奉上餐食后,便識趣告退,她已經(jīng)知道劉如意爭奪儲君無望,不如這個時候多給劉盈留些好印象。
“朕,打算讓如意與恒,下個月便前往封國。”
“對于輔佐他們的人選,你有什么意見?”
劉邦主動詢問自家逆子的意見,已經(jīng)將他當做了可以商量政事的人,而非以前的孩童。
“如意性格急躁,燕趙之地豪俠眾多,需要嚴明律法之人,兒臣覺得周昌不錯!”
劉盈笑道:“周昌直言進諫,品行端正,能服于人!”
周昌?
劉邦轉(zhuǎn)念一想,這逆子說的不錯,周昌當年能夠力排眾議,支持劉盈繼續(xù)做太子,就能夠在擔任相國之際,想方設(shè)法保全劉如意。
不妨,再給自己最疼愛的兒子,上一道保險吧!
“也罷,那就聽你的意思,讓周昌去趙國輔佐如意!”
“恒呢?代國百廢待興,又經(jīng)歷了陳豨之亂,正是人心惶惶之際。”
劉邦有意考校劉盈,只不過他之前先讓灌嬰輔佐劉如意,好在劉盈及時提醒,才改變了主意。
灌嬰勇猛有余,而文治不足,且立場并不如周昌那般堅定。
“恒處理政務(wù)的能力,恐怕比兒臣還要厲害!
“不過代地毗鄰匈奴,還需強將坐鎮(zhèn),方可穩(wěn)如泰山!
劉盈吃了一口菜,鄭重其事道:“兒臣以為,傅寬可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