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先生都是沒多說什么,只是深深看了一眼小七月,然后讓他們坐下,他開始繼續(xù)講課。
小七月并不是一個喜歡乖乖待在學堂里的人,但是她也不想影響到小六斤,便也跟著一同聽了起來。
雖然說的都是她早就滾瓜爛熟的東西,但能坐在屋里,聞著窗外的竹子香,出出神,發(fā)發(fā)呆,也還算是清閑。
等到了傍晚回家的時候,譚大媽已經(jīng)回來了,還帶來了好消息,“五貫,五貫!
譚五貫正巧跟著小七月他們從學堂回來,瞧著自個娘一臉急哄哄的樣子,有些疑惑,“娘,怎么了?”
譚大媽喘了一口氣說道:“五貫,好消息,縣里醫(yī)館的阮大夫正巧需要學徒,你要不要跟著他去學醫(yī)術(shù)?”
譚五貫一聽,欣喜不已,連連點頭道:“愿意,當然愿意!
譚大媽笑道:“那就好,五貫,你先跟著阮大夫?qū)W著,將來若是學好了,我們再去京城學,正巧京城有李大夫,到時候他帶著你,一定能學有所成。”
李大夫是什么人物?李大夫以前可是太醫(yī)院有名的太醫(yī),若是能到了跟他學的程度,那自然就是太醫(yī)的水準了。
在他們這個小鄉(xiāng)村,能有太醫(yī)水準的大夫,可是不得了的事。
譚五貫十分高興,摟著譚大媽進了屋。
許是因為最近喜事畢竟多,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其樂融融,歡聲笑語。
就連村頭都能聽到他家的笑聲。
小七月和譚三元坐在其中,一邊跟著笑,一邊看著這家人。
他們在這一刻真心覺得,做神仙,還真不如做凡人。
與此同時,京城內(nèi)。
韓宣站在譚二錢空蕩蕩的宅子前,紅著眼睛要哭了。
一旁的小太監(jiān)勸道:“殿下,殿下,回去吧?他們早就走了,估計這會兒都到平陽縣了!
韓宣提著袖子擦眼淚,“怎么這么快就走了,我只是去一趟云州府而已!”
譚大媽和小七月他們到京城之前,韓宣正巧受了魏帝的指派去了云州府,想讓他在那個府做做郡王。
可他不想做郡王,只想種地啊!所以又偷偷跑了回來,誰知道一回來,就聽說老譚家來過了。
他火急火燎的趕到二錢宅子,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走了,心里一急,眼淚都出來了。
小太監(jiān)在一旁勸了許久,才把他勸了回去。
他畢竟是小孩心性,回宮之后,在寧妃的安慰下好了許多。
夏日很快過去,譚三元決定在此多住上幾日,一住就是好幾個月。
年后,春風吹來,又來到一年耕種的時節(jié)。
譚老爹趕著春日里把桑樹的苗育好了,然后在封平村的南邊買了好幾塊地,準備種一大片的桑樹。
他拿著鋤頭,看著跟前的地,突然想到韓宣,現(xiàn)在要是有他在就好了。
這段時間,他一連請了好幾個其他村里的小伙子,但是都沒有韓宣耐心好能吃苦。
也不知道譚大媽和小七月他們在京城的時候有沒有見到韓宣。
想到這里,他長嘆口氣,抬起袖口擦了擦額頭的汗,朝著幫工的兩個年輕小伙,揮了揮手,“這邊,這邊也要挖,把這兒的土都松松,草除一除!
這兩個年輕小伙是柳舟成村子里的,雖然不如韓宣,但是還算老實肯干,比之前譚老爹找的那個人靠譜多了。
他們也是頭一次種桑樹放下鋤頭,走來問道:“譚叔,這桑樹能種活嗎?我們到現(xiàn)在還沒見過誰家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