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為了避嫌,放下地契就走了。
臨走的時候,他回頭朝村子里又看了幾眼,不是看葉九兒,而是看榮心宛。
榮心宛聽說他又來鬧事了,火急火燎地跑來準(zhǔn)備將他趕走,誰知道卻見著他一臉豁達(dá)的走了。
心中也不知是何萬般滋味。
譚老爹和譚大媽看著鄒少爺?shù)谋秤般对谠亍?br>
葉九兒忙從院子里跑出來,拿起地契,準(zhǔn)備追上前,可惜鄒少爺已經(jīng)上了馬車走了。
她握著地契,異常覺得礙手。
譚大媽走來勸道:“九兒,既然是給你的,你就拿著吧,這往后啊,他怕是也不會再來煩你了,只當(dāng)是收了這個東西,少了個瘟神。”
葉九兒聽著,覺得有些道理,不過她總歸是要嫁人的女子,收著這東西難免會惹人話柄,便將地契塞道譚大媽手上說道:“娘,這東西既然是我的嫁妝,那你就先幫我收著!
譚大媽知道她是什么意思,點(diǎn)頭道:“行,行,我收著,我收著!
葉九兒見著她收下了,才松了口氣。
待東西都收拾好之后,譚大媽帶著葉九兒上了馬車,去了陸州府。
至于為什么一定要從陸州府出嫁呢?
一來是譚一兩是想要八抬大轎風(fēng)風(fēng)光光娶她進(jìn)門,總比從自家抬出又抬進(jìn)得好。
二來是他和可以帶著葉九兒在大婚當(dāng)天,到葉九兒爹的墓前拜過,再出嫁。
葉九兒為此感動了許久。
譚大媽一走,家里就剩下譚老爹和譚二妹,譚小妹幫襯著。
把大紅喜字貼上,把紅綢子紅燈籠掛上,家里好不熱鬧。
小七月和小六斤手里一人拿著一個小紅燈籠,滿院子跑著。
譚三元帶著譚四文和譚五貫,幫忙貼著喜字,一家人歡聲笑語,好久沒有這么開心了。
翌日,譚大媽和葉九兒用著平常兩倍的速度到了陸州府,在顧府安頓下來。
老譚家這邊已經(jīng)都準(zhǔn)備得差不多了。
譚家的親戚不多,譚大媽的娘家更沒什么親戚。
后娘和兩個妹妹早就跟她不走動了。
倒是那個弟妹還算是熱心,跟著一道來幫忙。
只不過譚一兩那些貼身的士兵多一些,一起大概需要備上七八桌。
好在一頭豬,差不多也剛剛好。
院子里的雞也殺了十來只。
許是因?yàn)橐淮涡詺⒘颂,那老母雞在院子里走來走去,最后屁股一翹,一連滾了十個蛋出來了。
正在殺雞的譚二妹瞧見了,愣了好一會兒。
她忙上前,捧著那十顆蛋朝正在拔雞毛的譚四文問道:“你家這母雞咱這么能生。!”
譚四文一副見怪不怪說道:“二姑,這雞最怕人宰它了,這不怕你要?dú)⑺凸緡9緡O碌傲。?br>
譚二妹驚道:“還有這樣的事?”
譚小妹走來,也見怪不怪,摸了摸老母雞說道:“進(jìn)籠去,進(jìn)籠去,我們不宰你,不宰你。”
老母雞一聽,歡了,兩翅膀噗嗤噗嗤,“咯咯噠,咯咯咯噠!”
隨后兩腳一蹲,屁股高傲的一翹。
又一連滾出了十個蛋。
譚二妹這回下巴都驚掉了,“小妹,小妹,這不宰它了,它怎么也下蛋了?”
譚小妹起身,笑笑說道:“許是因?yàn)樗吲d吧!
譚二妹怔住,朝母雞看去,沉默起來。
母雞生完蛋,頭一抬,屁股一甩,進(jìn)了籠。
譚小妹忍不住笑出了聲。
柳舟成抱著兩孩子進(jìn)了后院,笑盈盈柔聲說道:“娘子,娘子,孩子們餓了!
他們那對龍鳳胎長大了不少,再過幾個月也要一歲了,只不過還在喝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