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妹給他倒了一杯水。
夜色漸深,待月兒高掛的時候,譚老爹和譚一兩才回來,他們借著譚二錢帶回來的馬車,把菜地里的菜都拖回來了。
一家人忙碌到深夜才睡。
村里的人大多都睡得早,像他們家這樣總是到夜深了才安靜的算是少數(shù),所以村民們心里都知道,這老譚家是全村是最勤快的一家了。
清晨的太陽才剛剛冒出頭,譚老爹和譚大媽就起床了,煮了一些稀飯,準(zhǔn)備給那些做工的人來了吃。
他們起的房子不大,一天的時間地基就有了模樣。
譚老爹站在門口默默看了會兒,轉(zhuǎn)身去拿了鋤頭,自個挖了起來。
屋里的譚大媽則將昨夜收回來的那些白菜蘿卜拖到了后院,摘了葉子,挑了些井水默默洗著。
二人忙碌的聲音陸陸續(xù)續(xù)響起,太陽漸漸升入天空,照亮了這一整片大地。
譚家?guī)讉小的也一個接著一個起床,幫著大人們一道干活。
待到了響午時。
于家嬸子來了,一進(jìn)屋就笑道:“妹子,妹子,那個秋陽村的江秀才家是不是你家親家?”
譚大媽正切著蘿卜,抬頭回道:“沒錯,是我們親家!
抱著小七月的譚小妹聽到聲音,也湊過來看。
譚大媽擦了擦手,給于家嬸子倒了一杯茶茶,“于嬸子,你怎么突然說到江家了?他們那一大家子啊,不是人,前幾天還到我們這里來鬧了一場,被我給打走了!
于嬸子喝了一口茶說道:“我也是聽說此事,所以才來的,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
譚大媽拿著蘿卜的手一停,問道:“什么事?”
于嬸子笑道:“那江家不是打算納兩個寡婦為妾嗎?”
譚大媽點頭,“沒錯,那家人沒幾個銀子,還學(xué)著大戶人家納妾,也不嫌丟人!
于嬸子捂著嘴,笑著繼續(xù)說道:“那兩個寡婦就是我們村的,我認(rèn)識!
譚大媽一愣,“于嬸子認(rèn)識的?”
于嬸子點頭道:“那兩個寡婦,一個啊,是我們村里的懶婆娘,寧愿餓死也不會自個起來做飯的那種!
譚大媽聽著倒是覺得沒什么,“他家不是有兩個妾嗎?說不定活也輪不到她來干活!
于嬸子又道:“懶也就算了,還很能吃,長得圓鼓鼓的,再厚的家底也能吃窮,我曾聽姐妹們說,她啊要是一餐不吃飽,能發(fā)火把家給拆了,這不她家原來那位就是這么活活給累死的!
譚大媽聽著唏噓不已,“這他們江家有得受的!
于嬸子半瞇著眼,笑著,“是啊,不過另外一位寡婦更厲害了,是個暴脾氣的人,那比潑婦還潑婦,聽說上一位婆婆就是被她活活打死的,可是人家又沒證據(jù),也就這么不了了之!
譚大媽驚得下巴都差點掉了,全然忘記了手里得大白蘿卜,“這直接打死了婆婆,可真夠狠的,你們村里人不管嗎?”
于嬸子手一揮,眉一挑,回道:“管啥管,她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我們又沒親眼瞧見,自然是能有多遠(yuǎn)躲多遠(yuǎn)。”
譚大媽長咽一口水,回道:“這兩位都是不好惹的茬!
譚小妹低著頭,臉上明顯有了愁容。
于嬸子起身道:“妹子,你們也別急,這可是好事,有這兩位在,那江家必定是雞犬不寧,只不過啊,現(xiàn)在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和離的事!
譚小妹長嘆一口氣道:“我家婆厲害著,就怕他們不愿讓我和離!
譚大媽把手里得大白蘿卜一掰,正色道:“休書咱們已經(jīng)寫了,不簽也得簽,若是再上門鬧,我們就再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