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比如打鐵用的大錘小錘等,還有鐵氈,質(zhì)量要求很高,這樣又忙活了幾天。
“許郎君,現(xiàn)今鐵坊東西物什差不多都齊活了,接下來我等該造何物?”一日,柴鐵匠向許天如此問道。
“柴工頭你稍等,我去將宋良也叫過來,一起商討一下!
前幾日,楊七的侄子張東來已離開了,現(xiàn)在只能依靠自己了。
工場里目前人員有限,管理工作穩(wěn)定以后,這方面的事情也不是太多,宋良空暇時還參與工坊的生產(chǎn)活動,重心目前在木工坊那邊。
他年紀輕輕,精力旺盛,若是只做管理,反而是一種浪費。人手有限,許天有意把他培養(yǎng)成管理和技術(shù)皆通的全面人才。
宋良一頭大汗地過來了,看來剛才在干活。
“宋良,怎么搞的,一頭汗;旧蠈W會掌握了技能就可以了,不要只顧得干活,心思不妨多想想生產(chǎn)中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
這也是許天要求的,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要對工場的工藝十分了解才行,這跟后世工場管理者要下車間差不多。
“我曉得,只是適才做的太投入,木工活也挺有趣的,一干起來就忘乎所以了!
辦公室,幾個人圍坐。
“現(xiàn)在是想說一下下一步的生產(chǎn)安排,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磨合,目前逐漸走上正軌。
這些日子,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加工了不少新的生產(chǎn)工具,有鐵坊的也有木工坊的,提高了工場的生產(chǎn)效率,作用很大。
這里先要感謝一下柴工頭,木工坊好歹還有幾個熟手師傅,目前鐵坊才起步不久,工事只能主要依靠你一個人,比較辛苦!痹S天當先說道。
‘這辛苦啥,做幾個小東西而已,輕松地很,只能熱熱身。”老鐵匠大大咧咧地說道。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
這些日子,經(jīng)過我的觀察,木工坊的加工工具已經(jīng)比較齊備了,但是工具有些簡陋,加工效率不是很高,這會影響以后我們的批量生產(chǎn)。
經(jīng)過我的初步分析,至少有兩個工序地生產(chǎn)效率還是有可以改進提高的地方!
兩個人一個是鐵匠,一個是新手,對木工都不精通,只是聽著。
許天接著說道,“木工加工的過程中有兩個工序非常頻繁,耗費了很多工時,一個是將大塊原木料切鋸成木板,一個是在木料上釗坑打孔打洞。
這兩大工序耗時耗力不說,還需要操作人員技術(shù)非常好,當前只有三個熟手師傅能做。
新手學徒要熟練掌握這兩個技能,我看至少需要幾個月的練習,要想趕上老手,恐怕需要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