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得知項羽突圍,是在次日清晨。
攻打垓下之時,不見項羽接戰(zhàn),劉邦才驚覺項羽不在垓下,早已趁夜色突圍。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漢營中,劉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項羽一貫重義,為何此次會棄垓下楚軍而去,趁夜脫逃?”
左右張良及蕭何無言,以他們對項羽的了解,不會如此輕易棄兵而逃才對,然而此事確實發(fā)生。
“軍師,如何是好?”劉邦看向張良。
這個相貌俊美的儒家公子,是他最信任的軍師,此時無計,只能問張良。
張良看了眼地圖說道:“北方已無項羽立足之地,其必定南逃。此次項羽趁夜色突圍,身邊兵馬不多,王上可命人往南追擊!
“好,傳令灌嬰,領(lǐng)兵馬追擊項羽,傳我命,凡殺項羽者,賞千金,邑萬戶。”
幾乎沒有遲疑,劉邦命灌嬰領(lǐng)五千兵馬追擊。
同時下令其他部,追擊項羽。
此次是殺死項羽的最佳時機(jī),若錯過這次天賜良機(jī),讓項羽卷土重來,他們未必還有這么好的機(jī)會。
整個劉邦陣營,都在追擊項羽。
劉邦下令,能殺死項羽者,封侯。
重賞之下,追擊的兵馬悍不畏死。
……
虞姬醒來時,就見林寒在遠(yuǎn)處安靜坐著,察覺左右并非軍營,先是一驚。
“先生,此處何地?”
“鐘離城外!绷趾娝褋,將手中烤好的兔子遞給她:“先吃點(diǎn),我們還要趕路,趕在項羽到之前,前往烏江。”
“霸王他怎樣了?”虞姬急問。
“項羽昨夜以為你死去,將你埋葬后,帶麾下將士連夜突圍,離開垓下,應(yīng)該是往陰陵所在!
“戰(zhàn)敗了?”
“算是吧。”林寒說道:“霸王已心存死志,因昔日江東子弟,激起他最后一點(diǎn)心氣,突圍之后,能不能讓他重振心氣,看你了!绷趾f道。
到目前為止,他唯一改變的就是虞姬的生死。韓信和彭越那邊,從目前看來,效果還不大,不知道以后如何。
“我們要去哪?”虞姬問道。
“烏江渡口。”
“那里能見到霸王?”虞姬焦急問道。
“按我推算,那里應(yīng)該是決定霸王生死之地,是生是死,還未知!绷趾戳搜劭就米,說道:“趕緊吃,吃完趕路,現(xiàn)在劉邦兵馬在追殺霸王,若是霸王到烏江,而我們還未到,恐怕為時晚矣!
“是!
虞姬急忙接過兔子,撕了兔腿狼吞虎咽,怕耽誤時間。
兩炷香后,兩人策馬離開鐘離城外,往烏江渡口方向趕路。
虞姬喬傳一番,怕路上碰到漢軍追兵,被人認(rèn)出。
有林寒保駕護(hù)航,趕路并不慢,一路疾行,耗時七個時辰,到烏江渡口之時,正好是清晨時分。
此地尚且平靜,烏江上并未見其他人。
秦末之后,天下紛爭,戰(zhàn)亂不斷,昔日渡口無人煙,只有一老船夫在渡口釣魚休憩。
“老丈,你這船可否賣我?”林寒到船夫之前問道。
見來人,老船夫上下打量,問道:“壯士要我這破木船有何用?”
“等人,需要借船一用!
“借船,我借你便是,何須買?”
“我可能要順江而下,去向未定,有借無還,遂向老丈購買。船是救命所用,往老丈能割愛!绷趾〕鲆环萁鹱,遞給老船夫。
“好!
老船夫深深看了林寒一眼,接過金子,并將船桿一并給林寒,帶著魚簍轉(zhuǎn)身離開。
……
東城外的山坡之上,項羽麾下將士神色氣憤。
因一老農(nóng)為他們指引方向,是沼澤的方向,死路一條,耽誤他們的時間。百人兵馬,走失大半,如今只有二十八騎。
灌嬰五千兵馬在追殺,將東城外的通道圍住,他們失去最佳的逃跑時機(jī)。
如今在山坡之上休憩,休養(yǎng)體力,否則他們再無生路。
項羽情緒低落,回想以往之事,仰頭看看天,搖頭嘆息。
“吾起兵八年,大小戰(zhàn)七十余,未嘗一敗,遂能成天下霸主。今日有此困敗,非戰(zhàn)之罪,乃天亡我……”
說到此時,項羽頓住,沒有說下去。
他想起林寒在營帳之時,和他說過的話。
“待他日,霸王戰(zhàn)敗之時,莫說天要你敗,霸王之?dāng)。贿^是自己剛愎自用而已!
林寒昔日之話,如雷貫耳。
項羽變得沉默。
他意識到,林寒料事如神,甚至連今日的困境,說出天亡他這些話,都能想得到。
昔日鴻門宴時,他聽范增之言,殺死劉邦,就再無今日之事。后面林寒出現(xiàn),他哪怕聽林寒一次,早做準(zhǔn)備,也不用面臨今日敗北的滋味。
固陵之戰(zhàn)后,他若林寒的建議,不讓龍且去戰(zhàn)韓信,保存有生之力南下江東,他還是不用遭受今日之?dāng) ?br>
不是天注定,是他剛愎自用的性格導(dǎo)致種種。
從始至終,他就沒真正聽過其他謀士的話,自以為自己天下無敵,才有今日的局面。
“王上,漢軍追來矣?”
身邊親兵提醒。
再看山坡之下,數(shù)千兵馬圍困而來,將他們圍在山坡之上,此時已經(jīng)成孤軍,無路可逃。
項羽回過神,俯視山坡下的漢軍,說道:“今日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有三勝,為你們解看今日之圍!
親兵頓時打起精神。
他們隨霸王至此,已視死如歸,自不怕戰(zhàn)死。
“你們二十八人,分四隊,從山坡四面馳騁,之后聽我號令,匯聚于東面,攻擊漢軍!
“是!
二十八人當(dāng)即得令,分四隊奔走。
見項羽兵分四路突圍,山坡之下漢軍急忙分兵追擊。
項羽見機(jī),策馬朝東面馳騁而下,四隊楚軍匯聚而來,殺入東側(cè)的漢軍中。
見項羽領(lǐng)兵馬不過二十余,孤軍到來,東面漢軍大笑。
輕笑之際,項羽殺至,最前漢軍將領(lǐng)最先被項羽斬殺,將軍身死,余下士兵皆膽寒,頓時潰敗逃散。
項羽在千軍之中,取一漢將首級,策馬突圍。
與二十八騎會合之時,項羽將手中漢將首級,丟給眾人視之。
不多時,漢軍再追來,項羽令二十八騎兵分三路,繼續(xù)突圍。
追兵殺至,楊喜見項羽分散突圍,不知項羽所在,當(dāng)即下令,分兵三處搜尋。
項羽復(fù)迎戰(zhàn),取其中一路漢都尉首級而歸,斬敵近百人,從千軍中殺出,復(fù)聚麾下騎兵。
突圍之時,損失二騎。
項羽突出東城重圍,乃聚二十六騎兵南下。
二十八騎在千軍圍困之中,僅損失兩人,突圍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