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嫡長女她燦如春華(一百一十三)
這一個月來,那些大臣們一個比一個規(guī)矩,往日里為各自的黨派爭得面紅耳赤,如今都安生度日,還要約束好自己的家眷,生怕被抓到把柄,抄家問斬。
如今皇帝突然要宣布重要的事,大臣們姿態(tài)恭順,一個個洗耳恭聽。
圣上是要宣布什么詔令?
是要廢了太子?
還是找到了暗害太子的兇手,要廢了哪位皇子或是王爺?
大臣們表面恭順,實則內(nèi)心戲不斷。和石公公拿著圣旨,嚴肅地展開圣旨,尖利又莊重的聲音響徹大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自登基以來,一心祈愿天下太平,家國昌盛。然天不遂人愿,朕之子嗣屢屢不和,兄弟鬩墻。后宮紛爭,朝堂亦受牽連。此皆朕之過也,未能嚴加管教,致使禍起蕭墻。
今太子趙端,因東宮火災(zāi),身受重傷,已難擔儲君之責。端乃皇后嫡出,素來承繼朕之希望,雖屢屢犯錯,然念其往昔之功,朕不忍廢之,特封為定王,賜往東南望臨郡,以安其身。
四皇子趙逸,雖已封順王,然其母妃羅妃心懷叵測,屢屢攪亂后宮安寧。念其子已殘,饒羅妃性命,特貶羅妃為羅美人,趙逸亦遠赴南部邊陲達澤郡,未經(jīng)朕旨,不得回京。
大皇子趙慶,素來穩(wěn)重,朕親封其為慶王。今太子出事,事涉葉貴妃,其心懷不軌,朕心甚寒,特貶葉貴妃為葉嬪。念在慶未曾參與其中,趙慶仍為慶王,留于京中,以觀后效。
三皇子趙瀾,心機深沉,屢屢謀害兄弟,其母唐昭儀亦受其牽連。朕念其母子情深,不忍深究,然不可不懲。特收回三皇子朝堂職務(wù),閉府反省,唐昭儀亦降為唐貴人,以儆效尤。
朕之子嗣,皆為朕之骨肉,然手足相殘,朕心何忍?今太子既廢,儲君之位空懸,朕心甚憂。然朕亦知,朝堂之上,人心難測;后宮之中,是非不斷。朕之兄弟姐妹,亦曾因權(quán)位而反目成仇,朕豈能重蹈覆轍?
今朕雖年事已高,然心志猶堅。朕之天下,不容他人覬覦。朝堂之上,臣子當以國事為重,摒棄私利,勿爭斗不休;后宮之中,妃嬪媵嬙亦當謹守本分,和睦相處,勿再生是非。
朕之子嗣,皆為朕之所望。望爾等勿為權(quán)位所迷,勿為私欲所困,兄弟之間當以情義相待,勿生嫌隙。儲君之事,朕仍需慎重思量。朕之天下,當傳于賢能之人。欽此。
……
這冗長的圣旨砸得人頭暈眼花。
圣旨宣讀完畢,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大臣們面面相覷,心中皆是驚濤駭浪;实圻@一番決斷,無疑是將朝堂局勢重新洗牌。
太子被廢,四皇子遠赴邊陲,三皇子閉府反省,大皇子雖未受太大牽連,然其地位亦是搖搖欲墜。
尤其是大皇子、三皇子二人,他們難以接受,太子和四皇子并未上朝,他們二人是直面圣旨的人。
“兒臣冤枉!父皇!兒臣和母妃絕對沒有謀害太子!您不能貶母妃為嬪啊,這要她如何在后宮立足?”
“父皇,其中定有誤會,求您三思!兒臣真沒有謀害太子殿下。兒臣的母妃更是無辜,她什么都不知道!
兩位皇子跪在地上,將額頭都磕紅了。
他們的黨羽們再也按捺不住,跪在地上求情。
“陛下三思。∏蟊菹率栈爻擅!
“陛下,求您收回成命!
這份圣旨牽連了四位皇子以及他們的母妃,朝堂上竟有一大半的人跪了下來求情。
皇帝看著下方的鬧劇,冷笑道:“宋丞相,依你之見,朕該不該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