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雙眼含著期待,對葉苜苜作揖。“多謝神明!”
“時間不早了,我目送你們離開吧,一路順風哦!”
“好!”
離開前,戰(zhàn)承胤不舍地看向葉苜苜,對她說:“晚上,我去找你!”
葉苜苜點頭!昂茫
今天她很忙,除了一百人的工程師小工團隊。
還有人工降雨的團隊和專家。
中午還要送一撥船員去啟江,讓他們教會古代人開船。
所以,晚上葉苜苜應(yīng)該在戰(zhàn)國,礦山附近的碼頭。
到時候誰找誰,再決定吧!
葉苜苜和盧希,送兩人上了車。
車是羅領(lǐng)導司機親自開的,一輛黑色中型越野車。
上車后,李瀟目光看著道路兩邊車馬如龍。
他們坐上車后,道路很平穩(wěn),且沒有古代路面的坑坑洼洼,一坐上車就顛得不行。
而且,道路兩邊有車子會主動避讓他們。
因為羅領(lǐng)導專車的車牌不一般。
是軍車,還是連號。
李瀟更感興趣的是,車子行駛在高架橋上,四層高架橋,無數(shù)輛車穿插通行。
高架橋的設(shè)計,簡直鬼斧神工。
還有很大一片住宅小區(qū),能看見他們的陽臺晾曬衣服,種植花草。
小區(qū)下面,早上路邊有人溜小狗。
還有背著書包,被父母送去學校的學子。
最令他記憶深刻的是,交警出動了,幾輛涂裝交警車,在前面開路,后面兩排摩托車交警跟隨。
李瀟從未看到過這樣一幕,他好奇地問:“這些也是軍人嗎?”
司機看了眼交警執(zhí)勤,他回答道:“算是,不過和我們不是同一個部門,他們主要管理交通的!”
“原來如此?”
這里交通有專門的人管理,和他們古代不一樣。
古代是有一個專門部門,管理道路,從進城的城門口,收取幾天的過路費。
朝廷每年有專項的撥款,修繕維護道路。
可往往這些錢,都被各路官員給克扣,最后到達修繕的工匠手里已經(jīng)沒了。
可道路要修繕時,他們會說服富商,修橋建路,乃是大功德。
然后立一個千古流芳的十倍牌匾,刻上捐錢的富商大名。
有些人沒有捐款,先刻上去,把富商直接架起來。
然后讓人敲鑼打鼓,上門去逼捐。
不得已,被一大群人圍在府門前,富商被迫把錢財捐出來。
其中一大半流到負責道路的官員手里。
用于修繕道路的錢,只剩下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了。
在古代,管理道路是肥差!
和現(xiàn)代完全不一樣。
現(xiàn)代還要出勤,維護道路,疏散圍堵,解決車禍。
這路的人,出行很少步行,幾乎都靠車,家家戶戶都有車。
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們從熱鬧的市區(qū),送到郊區(qū)一個停機坪。
早已有武警等候。
而且不止有一架直升飛機,一共五架。
李瀟從未見過直升飛機,這龐然大物往他面前一杵~
好大,好大啊!
接著,直升飛機門被打開,司機對戰(zhàn)承胤說:“將軍,請上去!”
“我也會陪同你們一起去的!”
戰(zhàn)承胤第一個坐上飛機。
李瀟第二個上飛機。
上了飛機后,系好安全帶,他興奮地四望。
直至直升飛機螺旋槳聲音傳來。
他帶上耳機,興奮地感受直升飛機平穩(wěn)上天。
腳下的房子越來越小,汽車就像盒子一樣渺小。
一大片的房子,高樓大廈,竟在腳下。
他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會上天。
他飛上天了!
這種感覺太美妙!
太不可思議了!
“將軍,你看見了嗎?我們在天上!”
“我們現(xiàn)在在天上,哈哈哈哈!”
“這就是現(xiàn)代世界嗎?”
“能上天的飛機,是現(xiàn)代交通工具之一!”
“侯爺,諸位將軍,我李瀟有朝一日上天了!”
“哈哈哈哈!”
戰(zhàn)承胤坐過幾次飛機,沒有他這樣幼稚。
他無奈道:“嗯嗯,知道了,有機會讓你感受一下高鐵!”
“快捷便利,更加平穩(wěn),沒有顛簸感!”
直升飛機初飛時,會有明顯的左搖右晃!
李瀟興奮地問:“將軍,你說我們的世界,也能建設(shè)像現(xiàn)代這樣嗎?”
“會的,我們的世界一定可以像現(xiàn)代這樣繁華安全,高度發(fā)達!”
“我們做不到,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代,一定能做到!”
誰料,李瀟說:“不,將軍,必須您這一代做到!”
“因為,下一代不一定能連通兩界!”
是了!
神明和將軍能夠連通兩界,定有某種聯(lián)系。
但下一代,下代就未必了。
老天爺偏愛將軍,但不一定偏愛將軍的后代。
戰(zhàn)承胤聽言,眉宇一凜,整個人氣場都變了,高冷嚴肅。
“等雪災(zāi)結(jié)束,我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去做這件事!”
“若是不夠,就用我這一生!”
“百姓們都能過上富足,安全,自由,和平的生活!”
李瀟也認真道:“我也用我一生,建造屬于我們的世界!”
“將軍,跟著你,接觸到這樣高度文明,科技發(fā)達的世界,我很滿足,謝謝你!”
戰(zhàn)承胤點頭,“加油,李將軍!”
*
葉苜苜和羅領(lǐng)導見了氣象局的團隊,其中有七位專家,他們都有十分豐富的人工降雨經(jīng)驗。
還有二十幾名工作人員。
十幾大貨車的物資,全部都裝配好了。
包括檢測高空水汽的監(jiān)測氣球。
還有能飛到兩萬米高樓,檢測型無人機。
古老的熱氣球。
其中各種型號的人工降雨的火箭彈。
三十多名的團隊,加上十幾輛車的物資。
他們浩浩蕩蕩出發(fā),在某處十字路口,和一百多人的設(shè)計師,工程師的大巴車匯合。
一共二十幾輛車。
其中葉苜苜需點名要的餐車,冰柜,啤酒飲料燒烤攤子,也一起開過去了。
開設(shè)燒烤攤的人,是肖逸找的。
據(jù)說是從部隊退伍的,有幾年燒烤攤經(jīng)驗。
如果有個小賣部,小超市,就更逼真了!
燒烤攤老板,三十出頭,他怕一個人忙不過來,把媳婦叫上。
好在兩人沒孩子,除了老家父母,也沒什么牽掛。
葉苜苜尋思,若是露天攤,一定熱死,沒法吃飯。
她贊助一個大型雙層,有廚房的活動板房。
一樓放下幾桌,二樓有休息的地方。
有空調(diào)降溫,生意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