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青揉了揉胸口,說好的不舍呢,這事態(tài)的發(fā)展,跟他預想的不太一樣!
虧他連怎么哄媳婦的腹稿都打好了,合著根本就多此一舉。
不,也不能算吧!
這回不僅他小閨女出門子了,就連他媳婦和親娘老子也一道跟著遠走他鄉(xiāng)了,他自己還是需要安慰一二的。
……也忒閃得慌!
五月初四。
因戴罪立功而得返回京城的薛家,提前一天到李府送端午節(jié)禮來了。
薛有慶夫妻倆親自領著一眾兒孫,鄭重的跟李家人行了一個大禮。
“因薛家一事,累的李兄與姑爺仕途坎坷多年……”
“親家,何出此言?”
“岳父大人言重了!”
沒等薛老爺子說完請罪之詞,李家一眾男子便趕忙將人給扶了起來,并讓到了上首說話。
薛母與兒媳、孫女們,則被請到了清松院里敘話。
薛母拉著老夫人的手,言辭懇切的道:“親家仁義,非但沒因薛家之事遷怒于兩個孩子,反而將他們教養(yǎng)的如此之好!
還有去歲華姐兒出嫁的時候,我老婆子都聽說了,那真真是十里紅妝,豐厚的緊!
可她卻是知道,當年薛家一出事,幼女就將嫁妝變賣打點了。
有道是“事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在那四親不沾六親不認的時候,宮里的大女兒自顧不暇,到底只有李家肯出手周旋。
她記得自己那時剛上路就病倒了,再加上心灰意冷,若不是姑爺著人一路相隨相護,她如今焉有命在?
收回心神,薛母又起身要給溫氏行禮,嚇得溫氏連忙將人給攔了,“使不得,使不得,您折煞晚輩了。”
“如何使不得,兩個孩子……”薛母含淚笑的一臉慈愛,“這些年多虧你了,就是我那苦命的女兒在世,也未必就比你做的好。”
不僅給華姐兒請了獨一無二的雙面刺繡大家做師父,還將她們姐弟倆視如己出。
否則,又如何會放任親生女兒在裴家有意退親后,還給繼女籌備同德樓的一份股權。
又如何會用自己的嫁妝銀子給華姐兒建了那么美的桃園山莊……
接下來的日子,就在頻繁的納采、納吉與納征等程序中陸續(xù)度過了。
這天容欽那邊剛送完“催婚”禮,李月貞聽說她老爹帶著大房的幾個哥兒正在小書房里議事。
便叫糖兒裝上一盤剛出爐的烤腸,又領著吃的不亦樂乎的小弟一起去了。
“爹,大哥,三哥,六哥,快來嘗嘗新鮮出爐的烤腸!”
“嗯?”李明遠詫異,“原來臘腸還能烤著吃嗎?別說,光這香味都勾饞的人要垂涎三尺了!
“不是臘腸。”李月貞來到書桌前邊執(zhí)筆蘸墨邊解釋道:“是用新鮮豬肉做的,口感嫩滑緊實的很,你們快些嘗嘗!
“嗯嗯!味道不錯……”爺幾個一人撿起一根仔細嘗了起來。
李月貞問:“爹爹和哥哥們是在商討攔門一事?可出好題了?”
眾人……
“你拿紙筆作甚?”李明遠瞠目:“難道你還要將題目記下來交給誰不成?”
“對呀,不然咧!”李月貞用最無辜的表情說出了最欠扁的話:“要知道,咱爹爹是誰?那可是文學界的泰斗,他老人家親自出題,誰能答得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