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是濕潤粘膩,她還沉浸在多年前的那場夜雨中時,已經(jīng)有人用干凈的手帕替她擦干了臉。
“喬喬,”時莘的話語同她的動作一樣輕柔,“沒事的。時鐸只是昏迷,不一定會到那種地步。”
禹喬剛才說出的話讓時莘產(chǎn)生了疑惑。
禹喬以為自己遺忘了什么?
禹?為什么那么抵制身邊人的突然死亡?
但這些都不重要。
美少女戰(zhàn)士看到了公主的痛苦,公主也應該看到美少女戰(zhàn)士的悲傷。
她在看著禹喬,恍惚間又好像在看著當年驟然死去女巫的公主:“我當初也和你一樣,根本無法接受女巫的離開。我很少會想到死這個字,一直覺得死亡好像離我格外遙遠。”
“它就像是小時候睡覺前聽的童話故事。我知道死亡,也知道這世界上存在著許多的死法,知道有人在歌頌它,也有人在憎惡它,卻下意識地覺得它不會到達,否認它的存在。”
她輕聲細語地替這個濕答答的美少女戰(zhàn)士搬走了眼睛上壓著的“鉛球”。
“生揚霆的時候,是我離死最后的時刻。我很痛,我很難受。那個時候,如果我的腳邊是萬丈懸崖,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跳下去。我在巨大的痛苦前選擇了逃避,逃避的結果是她代替我承受了一切,也代替我跳下了懸崖!
禹喬慢慢睜開了眼,時莘對著她溫和地笑了笑,繼續(xù)道:“那個時候只覺得萬念俱灰。我好像被完全抽離到了另一個時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暫停了,這個世界仿佛也停止了運作!
“直到我在某天看到了鏡子中的自己!睍r莘自嘲一笑,“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狼狽的自己。我想,她如果看到現(xiàn)在的我,肯定會后悔吧!
“我洗頭洗澡,我更衣梳妝。當我拉開了窗簾后,卻發(fā)現(xiàn)窗前的景物發(fā)生了變化,原先綠油油的葉子變成了金黃色!
“然后,我就在想,原來這個世界并沒有停止運作,是我把自己困在了失去她的痛苦中。”
禹喬注視著時莘的眼睛,好像從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窗金黃的樹葉。
“一開始,我排斥這種痛苦。我看見了揚霆,把他當做了我逃避擺脫痛苦的方法?僧斘业耐纯嚅_始減弱時,她在我腦海中存留的記憶卻開始淡卻了。”
“我會痛苦,是因為我們的愛是真的!
“如果我選擇遺忘或回避痛苦,就等于我徹底地拋棄了這份彌足珍貴的愛!
時莘溫柔地摸了摸禹喬的眉:“我不想忘記她,所以我現(xiàn)在直面痛苦,選擇徹底接受她的離開。當她的面容在我腦海中愈發(fā)清晰時,我愧疚于自己對生命的浪費。
“她那么愛我,甚至為了我選擇了消弭,肯定不愿意看到我這樣渾渾噩噩地活下去!
時莘輕輕抱住了禹喬:“我知道,你也有我一樣的心路經(jīng)歷,對嗎?喬喬,不要太逼著自己了。有的時候,你越抗拒,反而越容易傷害到自己!
“接受得了也好,接受不了也罷,日子還是會一天天地過去,我們也會一天天地老去,也會走進死亡的既定結局里。放過自己吧,對自己再寬容一些!
禹喬也輕輕地回抱了一下她。
時莘親昵地拍了拍她的后背:“現(xiàn)在,我想應該把那樣東西給你了!
“什么東西?”禹喬從她的懷里退出,凌亂的發(fā)絲都黏在了臉上。
時莘先替禹喬把黏著的發(fā)絲取下后,再去拿放在柜桌上的包。
“我們都沒有做好面對他死亡的準備,”時莘從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封信,并將這封信遞給了禹喬,“他卻早早地做好了隨時死去的準備了!
禹喬看了眼躺在病床上的時鐸,沉默地接過了這封信。
信封上寫著“禹喬親啟”。
也是一同生活過一年的人,她認出了這是時鐸的字跡。
可能是因為身體的原因,他的字有一種落不到實處的輕飄感。
如果此刻有一陣風吹來,這四個字就會被風吹走,起起伏伏、顛顛撞撞地落在了地磚、墻角和溪流上。
“我曾經(jīng)問過他,我問他為什么要選擇你?”時莘將包挎在臂彎處,“他不誠實,說是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皇室聲譽。非逼著我又繼續(xù)問下去,他才終于愿意誠實了一回!
時莘走到了時鐸的床邊,替他整理了一下被單,想讓被單變得蓬松些,好像這樣就可以讓沉睡的時鐸睡得更舒服:“他說不出的話,就由我這個姑姑替他說了吧。”
“禹喬,他其實很喜歡你!
時莘在說完這句話后,就離開了。
她把這片私密的空間讓給禹喬去消化情緒,自己則坐在了病房外的長椅上,安靜地守著,不讓人去打擾。
禹喬拖著自己的椅子,又重新坐在了時鐸的床邊。
她等自己心胸間那股沉悶的氣過去后,才開始打開那封信。
一看到開頭,她就忍不住撇過頭去笑了一聲。
信的開頭很中規(guī)中矩,讓禹喬莫名想到了人機感十足的席源。
——“禹喬,你好,我是時鐸。”
她瞧了眼還在睡的時鐸,因為這突如其來的一笑,莫名地輕快了許多:“你這是染上席源的偽人癥了?”
一直不醒的時鐸沒有辦法回復她,她也只能安安靜靜地去將這封信看完。
他們明明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他也始終保持著與她的距離,很少越過那條界線。
如果他會在此刻死去,這封信將會是禹喬唯一了解他的機會。
她聽了由時莘轉告的那句喜歡,也以為他會這封信里流露出對她的情感。
可沒有。
沒有表訴癡情的字詞,沒有肆意纏綿的語句,甚至沒有對自己命運的回顧與剖析。
他在信里仍透著一種距離感。
他在客客氣氣地向她道歉,又寬慰她不必在意他的死亡。
——“我只是你生命旅途中與你短暫同行的路人,實在沒有必要因為一個路人的死亡而悲傷。這個世界上每天死亡的人太多了。你看到的應該是前方的路,而不是埋在地下的殘骸!
——“我已與自己英年早逝的既定命運和解,死亡于我會是一種解脫。比起世界的大多數(shù)人,我已經(jīng)足夠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