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派頭
楚霆霄陷入了沉默。
終于,林小婉那在門外的后腳進門了。
心里還是頗有些遺憾的,失敗了!
不過,成功了最好,失敗了也沒什么,本來這紅薯也是他們自己該挖的,其實就她和趙繼科倆人去……
嘿嘿。
某姑娘忽然嘿嘿的笑起來,趙繼科負責(zé)挖紅薯,她就負責(zé)擇頭去尾撇土。
是不是就有了男耕女織之類的意味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唉呦,竟然還有些小期待呢?粗中⊥裢蝗蛔?nèi)杠S興奮的神色,楚霆霄腦門子上冒出一個碩大的問號,怎么的呢?怎么還突然就開心起來了呢?
林小婉卻沒再管他,直接跑去女子掃盲班了。
雖然楚霆霄在,她還是要給趙青青她們講故事。
他們生意的事,還有她身世的事,都在朝著噴發(fā)不受控的方向延展,使得她生出一種緊迫感。
她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只怕他們在樂吉村呆不到趙繼科和她規(guī)劃的明年秋天后了。
說好的用三年的時間游歷進京,有八成的可能會成為泡影。
故而,她除了想要盡可通多的灌輸一些生兒生女都一樣,誰說女子不如男那類的觀念給趙青青她們外,也是有一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什么低調(diào)?可能在楚霆霄眼里大概就是裝模作樣的笑話吧?!
中午吃飯時,挖紅薯的事再次被提起。
“挖紅薯?”聞言,隱遠立即亮了眼睛,“那學(xué)堂是不是應(yīng)該放個農(nóng)忙假?一天夠嗎?”
“挖紅薯是沒有農(nóng)忙假的,不過,月初月尾的,也該放月半假了!毖囡w提醒隱遠。
“哦,那就……放兩天?”隱遠和燕飛商量。
“一天!毖囡w堅定的說道,“隱遠先生你說過,學(xué)堂又不是學(xué)院,去到學(xué)院里的都至少讀過幾年書,考過童生了,在學(xué)堂里的都是小孩兒,剛開始學(xué)習(xí),得保護他們的勁頭,半個月頂多只能休一天!
“……”隱遠嘴角抽了抽,一拍桌子,“那就明天休一天!
兩位先生就這樣商定了,但是隱遠先生瞧著有些生氣,也不知道他在氣什么。
氣只能去挖一天紅薯嗎?
林小婉很想告訴他,他們分得的那三塊紅薯地,頂多有一天半就能挖完。
原來,是這樣的嗎?
楚霆霄目瞪口呆,隱隱的,好似明白了些什么。
……
傍晚,樂吉村突然鑼鼓喧天。
呃,是有點夸張。
但趙萬紅確實是拿了面鑼,‘鐺!鐺!鐺!’敲了幾下。
又扯嗓子喊,“大家準備準備,再有一刻鐘就散工了啊!
下午提前一個時辰下工、發(fā)工錢的事,趙九嬸她們早就告訴大家了,并且提前做了安排,故而大家聽到趙萬紅敲著鑼扯著嗓子喊話,高興卻也沒有亂,就都按照安排,將手上的活結(jié)束掉。
作坊里面有條不紊,而村子里聽到那般的動靜,可就熱鬧了。
怎么的呢?還提前散工了?莫不是出事了?
在家里剁豬草、出豬糞,或干其它家務(wù)活的婦人中有那好事的,扔了手里的活,就打著飛毛腿往外跑……
行吧!
不純是好事看戲的人,也大都扔了手里的活,往河對面去了。
大事件!
太陽還沒有落山,作坊怎么就收工了呢?
趙老太太也想往外跑,但她腳底打了個旋,先去和趙來通說一聲。
“提前下工也沒什么,許是今天大家提前把活干完了呢?”趙來通寬慰趙老太太,不過,“你要不放心,就去看看!
“那行,我去看一眼!壁w老太太是真不放心,說完頓了一下,又說,“要沒什么事,我就回來!
上次趙金虎和趙銀虎的事給她沖擊很大,她現(xiàn)在不太隨便出門了。
其實村口很容易就會湊上一群人,在那里聊天或聽別人八卦的。
也不一定是故意去的,大家干活回來也容易在村口遇上,就坐下來歇口氣,然后說說話的也正常,但趙老太太最近幾乎沒怎么去村口坐過。
趙來通瞥著瞥趙老太太那一臉的溝壑,和灰白的頭發(fā),心里發(fā)酸。
當(dāng)兒子的哪有不知道自個兒的娘呢?
以前他娘雖然事兒,又有些鬧騰,但那精神頭可好了,如今……“娘,去瞧熱鬧的人肯定多,你也不用急著回來,和大家閑白話或聽別人閑白話,玩一下再回來也沒事啊,家里的活要是干不完,等五虎他們回來了,就讓他們幫著干。”
“不愛聽那些個婦人老婆子們說酸話!壁w老太太大手一揮手,不甚至在意的說了,轉(zhuǎn)身就出去了。
趙來通瞧著她的背影,到底還是紅了眼眶。
可……
他也不可能讓他三哥活過來,一大家子又回到當(dāng)初的模樣啊。
沒有回頭路,只能朝前走。
好在,事情總也是在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吧。
現(xiàn)在最主要的,他得快些好起來……
河對面的作坊是單獨一座院子,圍觀看熱鬧不像平時誰家里那樣方便,但也沒有誰因為這點子困難就放棄。田梗上,路壙上,院門外,反正能瞧熱的地方都站了人。
趙老太太來的算晚,不過她也沒去挑什么地方好視角,就直接站在路上那些人后面。
“瞧見了沒有,在院門口擺了桌子呢!
“林小婉和趙繼科也在。”
“不過,那個玄公子怎么不在?”
“是啊,要是那位小玄公子,肯定會來湊熱鬧的。”
“我說你們,是來看熱鬧的,還是來看貴公子的?”
“熱鬧也看,貴公子也看,說起那玄公子,唉喲,那長相,那派頭,嘖嘖嘖……”
“……”
湊在一起的婦人,聊著聊著,成功將話題帶偏了十萬八千里,還時不時發(fā)出‘銀鈴般的笑聲’。
作坊的院子逐漸站滿了人,趙萬紅去看過,確定大家都從作坊里面出來了,便覺得差不多了,站了出來。
趙繼科不知道從哪里拿來了一個墩子遞給他,他無語了一下,還是接了。
站在墩子上,那視野就開闊了。
他往墩子上那么一站,鬧轟轟的現(xiàn)場逐漸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