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臨下地之前,沈驚語在手上臉上脖子上都擦了厚厚的一層防曬霜,還特地拿了空間里的一副冰袖套在手上。
一切準(zhǔn)備停當(dāng),沈驚語松了口氣,帶著桑婉兒一起出發(fā)下地,幫老朱家收麥去了。
朱家寡母原本還在發(fā)愁,得知沈驚語居然要來幫自己收麥,立刻感激涕零得幾乎跪下。
沈驚語笑著擺擺手:“沒事,朱大娘,我還記得你幫過我呢!
“那點(diǎn)事不算什么,沈娘子......”朱家寡母拉著沈驚語的手,連連道謝,“多謝你了,沈娘子!
沈驚語看向桑婉兒:“婉兒,你對(duì)收麥的事情熟悉些,你說怎么收!
“好!
桑婉兒點(diǎn)點(diǎn)頭,不客氣地答應(yīng)了。
老朱家這六畝地,以一條田埂為界,左邊三畝右邊三畝。
桑婉兒給沈驚語安排了左邊兩畝,自己去右邊兩畝,而朱大郎就在后頭。
原本桑婉兒想收割三畝地的麥子,只讓沈驚語收一畝地就好,但沈驚語以自己力氣大為由拒絕了。
桑婉兒想想也是,便沒逞強(qiáng)。
她和沈驚語在前頭一左一右的割麥子,而朱家寡母年老力衰,就在后頭撿撿掉在地上的麥穗就行。
白居易有一首《觀刈麥》,說的就是收麥的場(chǎng)景。
有人送吃的,有人送喝的,勞動(dòng)力在地里收麥,家里窮困的老幼婦孺在后頭撿撿收麥時(shí)掉落的麥穗,也就是了。
一切安排停當(dāng),收麥開始。
沈驚語和桑婉兒家里都有鐮刀,收割起來并不費(fèi)事。
由于沈驚語先前沒割過麥子,桑婉兒便在旁邊手把手的教她。
“右手要略高一點(diǎn),鐮刀刃在地面上二到三寸,別太高了!
“收割后的麥茬最好是馬耳朵的形狀,對(duì)對(duì),就是這樣。”
......
割麥子并不難,只是需要技巧和熟練而已。
起初,沈驚語收麥的速度十分緩慢,但她并不是個(gè)木頭腦袋,只用了片刻功夫便學(xué)會(huì)了,速度很快便要追平桑婉兒。
甚至,就連腿上落了殘疾的朱大郎速度都不慢。
沈驚語想,怪不得朱家能顧上六畝地的耕種,看來朱大郎的確有一手。
倒是桑婉兒很快就后力不繼,扶著老腰呼呼喘著粗氣:“驚語,這......我,我不行了,我歇歇!
朱家寡母趕緊將桑婉兒扶到旁邊:“婉兒,你可快歇歇!要是為了我家的事兒累壞了你,我可哪還有臉見你?”
桑婉兒回頭看看沈驚語,還有點(diǎn)不愿意下去。
沈驚語嘆了口氣,直接直起腰來走過去,推了桑婉兒一把:“我沒事,你快歇著!”
“那......那好吧!
桑婉兒點(diǎn)點(diǎn)頭,不情愿地應(yīng)了,去田埂上坐著歇息。
她打開涼茶喝了一大口,才算緩過來。
朱家這邊收麥的速度,說是極快也不為過。
不遠(yuǎn)處蘇大娘捶著老腰,看著朱家的地,老眼里滿是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