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妹和淑君她們安置好之后,就過來帶孩子了。
“哎呦,看孩子真是個累活啊。這么一會兒,我就累的腰酸背痛的!
我伸手捶了捶自己的腰,然后跟巧妹她們抱怨了一句。
她們笑著將兩個孩子抱起,稀罕了一會兒。
“大嫂,你要是生,我們還能看!
巧妹說完,我得頭晃的跟撥浪鼓一樣。
“可不能再生了,要命。∵@幾個小的還沒長大呢。”
我說完,巧妹她們就笑了。
其實現(xiàn)在不缺看孩子的人。
但是我也不能總生!
我的娘啊,想想好幾個孩子,以后巧妹,長杰他們成家,再有孩子。
想想十多個孩子,家里可真是熱鬧了。
“明天去給長杰他們找找書院吧。”
既然都過來了,就得把幾個孩子給安排了。
不然學業(yè)真是浪費了。
“嗯。一會兒問問百福,周圍有沒有書院!
商量好了之后,我們吃過晚飯就休息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我和長生,帶上百福。就去找書院。
“百福啊,就找普通百姓家念的書院就可以了。”
在京城之中,達官貴人太多。
我們普通老百姓,不想往貴族圈子里鉆。
所以只想找個普通的書院,讓長杰他們讀。
“京城普通百姓的書院,有十多家呢。聽說最好的兩家,是萬民書院。還有普舉書院!
我聽著百福告訴的名字,想著這樣的名字,還是普通書院?
萬民和普舉,是一般人敢起的名字嗎?
“還有別的嗎?”
我坐在馬車里,沖著外面趕車的百福就問了一句。
“自然是有的。好多家呢。蘇娘子若是不放心,可以每家都看一看!
百福在外面將馬車拐彎,就來到離得最近的一家。
就是百福說的萬民書院。
我和長生下了馬車,抬頭看著萬民書院的牌匾。上面得題字居然用得是金色的。
這樣的顏色,只有皇家敢用吧?
“長生,我覺得還是換一家比較好!
想到這里,我連門都沒進。跟長生商量了一下,就換了下一家。
普舉書院
到門口一看,牌匾普普通通。書院大門看著也是挺普通的。
“這個可以進去看看!
這樣一家書院,為什么取這么個名字呢?
心里這么想,但是沒問出口,畢竟在人家大門口呢,讓人聽見不太好。
百福一聽我要進去看看,上前就敲響了大門。
守門的將大門打開,看見我們幾個就納悶的問了一句。
“你們找誰啊?”
百福趕緊將來意跟他說明了。
“哦,是這樣啊。你們跟我來吧。”
守門的也沒拒絕,直接將大門徹底敞開。將我們幾個迎了進去。
帶著我們去了院長的屋子。
“院長,這幾個人給孩子找學堂的!
書院的院長留著小胡子,一雙眼睛很小,一笑,眼睛都看不見了。
“坐。各位,是給哪位孩子找學堂啊?”
我觀察著這位院長,他也在觀察我們。
我和長生坐下來。百福站在了一邊。
院長看了一眼百福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我家有三個男娃想來念書。您這里的束脩多少!”
我想著在京城,束脩肯定比鎮(zhèn)子上貴。
現(xiàn)在家里雖然不缺銀子,但也得問好了。
“一年五兩銀子。平時午時在書院里吃飯。要是在這里住得話。就是十兩!
我聽著院長說得話,坐在那里就想了想。
還不算貴啊。
住宿,一年才十兩銀子。和鎮(zhèn)子上也差不了多少。
“我們能去學堂里看看嗎?”
院長起身帶著我們去了學堂。
里面有學生朗朗的讀書聲。
我看見里面居然有女學生。
看見這一幕,我就想到了巧妹和淑君。
讓她們也來念書,也挺好!
在鄉(xiāng)下地方,沒有那么多女學生。就連收女學生的書院都沒有。
現(xiàn)在到了京城,也許是淑君和巧妹的機遇。
看了一圈后,我和長生就提出了告辭。
百福又領著我們去了幾家,最后我們選擇了這個普舉書院。
回到家里,我就將巧妹和淑君叫到了面前。
“你們倆個想讀書嗎?”
她們倆個聽見我這么一問,都有些發(fā)愣。
因為她們從來都沒想過能念書。
她們互相看了看,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你們就告訴我,想還是不想!
我無奈的看著她們倆個。
內心很理解她們的想法。
因為鄉(xiāng)下的女孩沒有讀書的。都是到了十六歲以后就成家了。
“兩個孩子怎么辦?”
巧妹站在那里,想著倆個孩子沒人看。也不忍心將兩個孩子松手。
“我這里看孩子的人多著呢。你們都去讀書!
我看她們猶猶豫豫的,直接就給拍板了。
學些字,以后嫁人了。也是一份倚仗。
巧妹和淑君看我都發(fā)話了。
也沒有反對。
“那就聽大嫂的。”
決定好了之后,我就讓她們自己去縫制上學堂用的布袋。
然后我去找長杰他們幾個聊了聊。
“巧妹和淑君也去書院。你們幾個男孩子,要多照應點。”
我說完后,長杰就是一愣。
隨后鄭重的點了點頭。
“我會的。大嫂,謝謝你!
長杰知道沒有我這個大嫂,一家子不可能拼搏到這種地步。
更不用說他們幾個全部去書院讀書了。
估計現(xiàn)在長杰都出去做苦工,維持生計了。
“謝什么?咱們都是一家人。好了。你們準備準備,明天我和你大哥,送你們過去!
我交代好了之后,就去找百福,讓他安排倆個看孩子的人。
百福雖然年輕,但還是很靠譜的。
說完沒過一個時辰,就將人給找來了。
是倆個三十多歲的婦人。
她們來了后,就讓她們跟著巧妹她們帶孩子試一試。
我兒子倒是不認生,玩了一會兒就接手了。
巧妹和淑君騰出手來,就開始準備去書院的物件。
“百福啊,把筆墨紙硯準備一下!
長杰他們來京城,對這里不熟。不想讓他們單獨出去買筆墨紙硯。
只能讓百福準備了。
一切準備好之后,第二天,將他們幾個送去了普舉書院。
我和長生就去了驅靈閣。
一進屋子,就看見屋子里人都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