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與政治,做到高端局之后,都不再是單一維度利益的衡量。
如果單純從經(jīng)濟角度來看,鴻鵠科技根本不缺錢,開設白鷹分公司根本不需要額外拉投資。
但事實上,拉投資的目的并不是需要錢,而是需要資本背后的人入局,與鴻鵠科技結成利益共同體,為這份生意保駕護航。
當初在白鷹國時,陸鴻承諾拿出鴻鵠科技白鷹分公司30%的股權給華爾街大佬們分潤,事實上就是在向自由黨交投名狀。
這是無奈之舉。
首先是因為當時保守黨莫名地針對他,導致雙方關系極為緊張,逼得他只能倒向保守黨的敵人。
其次是因為保守黨背后大多是白鷹本土財團,天生排斥外來者,鴻鵠科技想要進入白鷹市場也只有選擇自由黨背后的華爾街財團作為合作者。
但這個決策其實有很大隱患。
因為華爾街財團的主體是一群六親不認的國際資本大鱷。
這些人的段位可比梁鳳歌還要高出一個太陽系!
一旦有機會,他們絕對不介意把陸鴻吃干抹凈!
做他們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他們的盟友是致命的!
只是陸鴻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想要進入國際市場,就肯定繞不開這些人。
總不能因為躲著這些人,就縮在夏國境內(nèi)不出去了。
退縮不是好辦法,迎難而上才有機會。
如今陸鴻就看到了一個機會。
當潛在敵人過于強大時該怎么辦?
當然是搖人(劃掉)……
當然是找更多盟友入局!
甚至不是盟友都無所謂,只要不是敵人就行!
說好聽些,這叫做引入更多變量。
說難聽些,這就是把水攪渾。
哈姆丹對白鷹國的態(tài)度讓陸鴻想起,中東這幫白袍子王爺似乎就是足以抗衡華爾街資本的勢力。
阿聯(lián)國,沙駱駝,以及中東一眾白袍子君主制國家的主權基金,在世界資本舞臺上絕對是一股相當不容忽視的力量!
更何況石油富豪們跟老歐洲的財團也有不錯的關系,如果能把他們也拉入局,這潭水就足夠渾了!
聽陸鴻提出這個提議,哈姆丹頓時來了興趣。
方才他已經(jīng)看到了鴻鵠科技的技術實力,那種只靠一顆腦袋就能控制的全身外骨骼簡直是他見過最神奇的技術!
都不用陸鴻介紹,他就能想象出來,這種技術未來能帶來多么龐大的利益!
更何況鴻鵠科技還不止機械義肢這么一個成熟項目!還有無人機!
簡而言之,投資鴻鵠科技絕對是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哈姆丹在阿聯(lián)國確實很有地位,與中東海合會國家的關系也相當不錯,甚至能影響多個國家主權基金的投資決策。
擁有這種地位的人自然不會缺乏謹慎。
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哈姆丹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激動,與方才為愛子痛哭流涕的形象判若兩人。
他直接屏退了翻譯,操著語調有些奇怪的英語直接問陸鴻道:“陸先生,你為什么希望我能參股鴻鵠科技的生意?”
見對方的問題直至核心,陸鴻也選擇了開誠布公。
他簡單說明了一下自己與華爾街的合作,又道:“目前的海外公司中只有我和華爾街,我認為這是不合適的,所以我希望能引入更多的合作者!
“雙邊關系是脆弱的、容易失衡的,但多邊關系通常是穩(wěn)定的。如果可能,我還希望您能給我介紹歐洲的朋友。”
“我的目標是將海外市場拓展到全球各地。畢竟鴻鵠科技的技術事實上是壟斷的,市場越大,我們賺得越多,你說對嗎?”
哈姆丹盯著陸鴻看了一會兒,點頭道:“你很坦誠,陸先生。我想知道,你能給出什么條件?”
陸鴻認真地看著他道:“鴻鵠科技海外公司的絕對控制權我是不會放棄的,跟華爾街的人我也是這么說的。他們拿到的股份只有分紅權,沒有投票權。對于其他合作者我也是同樣的態(tài)度。”
“除了這一點,其他都可以談。如果你愿意,我們可以召集所有投資人坐下來好好談!
陸鴻目前追求的是盡快開拓和占領海外市場,為此他愿意讓出大部分利潤。
他的心理底線是保留30%的股權。
當然,這其中會做AB股設計,確保自己掌握100%的決策權。
這個決策不難理解。
如果說夏國的市場是100,全球市場至少也是500。
在夏國市場賺取全部利潤是100,而進入全球市場,哪怕只賺30%也有150。
而且這還涉及品牌影響力、規(guī)模效益、風險對沖等一系列好處。
總之,企業(yè)出海絕對是件好事,唯一的問題是怎么成功進入他國市場并站穩(wěn)腳跟。
畢竟隨著夏國的工業(yè)實力越來越強,全球各國的貿(mào)易保護主義浪潮也在增強。
陸鴻知道,四年之后會有一位大金毛總統(tǒng)公開舉起貿(mào)易保護主義的大旗,打響對夏國的貿(mào)易戰(zhàn)。
留給他的窗口期只有四年。
四年之后,再想進入西方市場就是難上加難。
在這四年里,他必須在西方市場深深扎下根來,掌握足夠的底牌,才能在未來的逆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
或許有人會覺得退一步也無妨,就在夏國做做生意也不錯。
但陸鴻不這么認為。
面對未來發(fā)達國家的貿(mào)易保護政策,退縮就是投降,企業(yè)遲早會被逼到墻角。
只有堅決走出去,才有勝利的可能性。
用一個不那么貼切的比喻,這叫做跳出包圍到外線作戰(zhàn),“把戰(zhàn)火燒到國統(tǒng)區(qū)”。
得知陸鴻的態(tài)度,哈姆丹眼中的興趣愈發(fā)濃郁了。
他當然聽懂了陸鴻的意思。
陸鴻要的是市場,并且愿意為此分享利益。
以鴻鵠科技所展現(xiàn)的實力,以及這個企業(yè)所表現(xiàn)出來的潛力,他們的海外分公司一旦真正進入西方市場,其所帶來的利益至少也是千億鷹元的量級!
千億鷹元,這是什么概念?
直到十年之后,號稱要取代夏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安南國,全國的外匯儲備也就是一千億鷹元!
這是一筆大生意!
想到這里,哈姆丹當即道:“我要回國一趟,跟海合會的朋友以及歐洲的朋友們商量一下。我會盡快給你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