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鴻在工廠辦公樓外接到了眾人。
他一眼就看到了領頭兩人肩膀上的兩顆將星。
陸鴻暗暗咋舌。
“乖乖!倆中將!”
“搞這么大場面,這是要干嘛?”
“而且為啥其中一個是空軍的中將?”
“買我無人機的不是陸軍嗎?”
好在人群之中還有熟人。
李衛(wèi)國和宋偉主動上前寒暄,讓陸鴻稍稍緩解了緊張,將一眾領導們請進了辦公樓。
在辦公樓頂層的會議室里。
李衛(wèi)國主動出面給雙方做介紹。
“陸總,我來介紹一下!
“這位是空軍裝備司司長卓行健中將!
“這位是陸軍裝備司司長許守拙中將!
“這位是咱們國內的材料科學之父賀青松院士!
“這位是我們新一代戰(zhàn)斗機項目的負責人陳揚總師!
“這位是國防科工委的林源部長!
“這位是……宋偉院士是老熟人了哈……”
“……”
一通介紹完畢,李衛(wèi)國自己都有些恍惚。
這么多高級別領導和專家齊聚一堂,除了國家高層開會,在他的記憶中還是第一次。
說句不客氣的話,要是現(xiàn)在一顆導彈把這會議室揚了,夏國的軍事科技怕是要倒退三十年!
聽完介紹,陸鴻穩(wěn)了穩(wěn)心神,“各位領導和專家光臨指導,不勝榮幸!
“領導們是想要看看獵隼A的生產(chǎn)嗎?”
“正好,我的新生產(chǎn)線剛剛搭建完成,正在試運行……”
卓行健搖了搖頭,“陸老板,我們今天不是為無人機來的。我們的目標是你在獵隼A上使用的碳纖維材料。”
陸鴻微微點頭,心里的疑惑算是解開了一些。
“碳纖維怎么了?”他平靜地問道。
他潛意識里并沒有認為碳纖維材料有什么大不了。
在前世記憶里,夏國空軍幾年后開始突飛猛進,各類新型戰(zhàn)機排著隊登場。
在他看來,空軍能取得這種成就,基礎材料肯定早就取得突破了。
他的平靜讓專家們一陣抓狂。
那是碳纖維!全球最頂級的復合材料!你說怎么了?
賀青松輕咳一聲,強忍著激動道:“陸老板,你的獵隼A我們檢測過了,機身材料有70%是碳纖維!
“用了這么多碳纖維,你報價才兩萬五一架?這樣能掙錢嗎?”
陸鴻一時有些沒搞懂對方的意思,遲疑著答道:“掙……還是能掙的……吧?”
獵隼A的真實成本比原版高不了太多,但他還是厚著臉皮多報了25%的價格。
軍方該不能是因為這個打上門來吧?
還出動這么多大領導?
至于嗎?
聽到他的回答,賀青松心跳猛然加快。
“所以你的碳纖維材料是自產(chǎn)的,對嗎?自產(chǎn)率有多少?”
陸鴻一臉的莫名其妙,“當然是100%。我這個工廠里的碳纖維全是自主產(chǎn)品!
“百分百自主產(chǎn)品?從原料到成品,沒有任何外部幫助?”卓行健忍不住站了起來。
“當然,否則成本怎么壓得下去!
陸鴻猛地反應過來,“怎么?看你們這表情……你們軍方該不會沒有這材料吧?”
卓行健一時語塞。
賀青松等材料專家臉色漲紅。
二十年時間,舉國上下,從科學院到軍工研究院,再到各大高校的數(shù)百個材料研究實驗室!
十幾萬人!
幾百億經(jīng)費!
一無所獲!
陸鴻見狀頓時什么都明白了,一時也有些不好意思。
打人不打臉,當著這些材料學頂尖專家的面,問出這種問題,多少有點不給面子……
許守拙見狀趕忙出來打圓場。
“是這樣的,陸老板。我們拿你之前送來的獵隼A去檢測,恰好被空軍的同志看到!
“他們發(fā)現(xiàn)你這無人機上用的材料,用在新一代戰(zhàn)機上正合適,于是就找我們陸軍幫忙牽個線。”
“你看看,這種材料能不能給空軍那邊供給一些?”
陸鴻撓了撓頭,“可我這兒產(chǎn)能不太夠啊……”
“您知道,我主業(yè)是做無人機的!
“我這碳纖維生產(chǎn)線,完全是為了自用才搞的……”
此話一出,專家們的臉更紅了。
國家傾舉國之力,無數(shù)材料學專家頭發(fā)薅禿了都沒搞出來的碳纖維量產(chǎn)技術!
結果你一個民企老板,就這么隨便搞出來了?目的只是為了給自家產(chǎn)品用?
許守拙聞言有些疑惑。
“我們軍方的獵隼才下了一萬臺的訂單,估計獵隼A一年也就是兩三萬的需求,需要專門做材料生產(chǎn)線嗎?”
陸鴻一臉的理所應當。
“當然需要!你們軍方訂單不多,但我還有民用的‘燕雀’呢!”
“我們民用無人機的訂單都積壓二十多萬了!”
空軍軍官和現(xiàn)場專家都快瘋了!
啥?空軍最先進戰(zhàn)機都用不上的新型材料,你居然要用到民用無人機上!
太過分了!
太敗家了!
眼看一眾老專家都快擼袖子揍人了,許守拙趕忙打圓場。
“產(chǎn)能不夠不是問題!只要技術合格,產(chǎn)能可以擴嘛!”
“要不咱去看看生產(chǎn)線?”
……
很快,會議室大門敞開。
一大群領導和專家眾星捧月似地圍在陸鴻身邊,跟著他一路走向生產(chǎn)車間。
這一路上,工廠內的員工無不目瞪口呆。
啥情況這是?
大清早的幾十個特種兵把廠子占了,不知道的還以為要誅九族呢!
他們都在想著該怎么跟老板劃清界限了!
怎么這會兒一幫人反倒把老板捧在中間了?
一行人很快來到了生產(chǎn)車間。
偌大的車間機器轟鳴,卻只有幾名工人在看管,幾乎實現(xiàn)了全自動化生產(chǎn)。
陸鴻引著眾人來到一條生產(chǎn)線前。
“這就是我們目前正在使用的t300生產(chǎn)線,48k大絲束生產(chǎn)工藝!
專家們看得連連點頭。
宋偉在一旁問道:“你這是全自動生產(chǎn)線?這種技術也是你自己搞出來的?”
陸鴻笑著點了點頭,“宋老有所不知,我們鴻鵠科技起家的業(yè)務就是機械設備的自動化控制軟件。這條自動化生產(chǎn)線的工程軟件全是我?guī)俗约洪_發(fā)的!
一眾材料學專家這才想起,貌似宋偉跟他們說過,陸鴻本人的專業(yè)領域是機械和軟件。
舉國之力二十年沒搞出來的碳纖維材料國產(chǎn)化,居然被一個外行搞定了?
這TM找誰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