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呀?”胖子疑惑。
“馬上開打,你自己看吧……”
南風言罷,胖子點頭應(yīng)聲,轉(zhuǎn)而又沖元安寧問道,“這人我咋沒啥印象,是你倆去找的么?”
元安寧尚未接話,諸葛嬋娟歪身回頭,“是咱們前去查訪的,不過當晚你自客棧偷懶,我陪南風去了!
“這人是啥來頭兒,”胖子手指南風,“他哪來這么大信心?”
“此人是個富家公子,對下人很是仁善!敝T葛嬋娟對溫昭印象并不深,記得最清楚的就是丫鬟“失手”灑了洗腳水,而溫昭不曾訓斥于她。
“就這些?”胖子皺眉咧嘴。
“你問他!敝T葛嬋娟指了指南風,轉(zhuǎn)身回去,不再說話。
胖子想問,又不愿問,想問是因為他關(guān)心斗法,急于知道己方出戰(zhàn)之人的情況。而不愿問則是因為自始至終別人都是安靜觀戰(zhàn),只有他喋喋不休的發(fā)問聒噪,顯得自己缺乏定力,很沒城府。
見胖子憋的難受,呂平川在旁說道,“若是無有避諱,不妨說說此人的情況,免得我們憂心疑惑!
胖子的話南風可以不回答,呂平川的話他總是要理睬的,于是說道,“我斷言此人定能獲勝,原因有三,一者,此人平和心靜,氣定神穩(wěn),心靜者,遇事從容不迫,進退有度。二者,此人遍閱道經(jīng)佛文,中庸兼通,了然陰陽,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武學亦在陰陽之道的含括之中。三者,正德當日曾經(jīng)試過此人武功,此人走的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路數(shù),對手越強他便越強,此外,借力打力雖然保守,卻最為堅韌耐久!
南風言罷,眾人盡皆點頭,胖子說道,“我試過他功夫么?”
“試過的,只是當日你接連對戰(zhàn)百余人,對他印象不很深刻罷了。”南風說道。
眾人說話之際,溫昭已經(jīng)走上天橋,沖斗法平臺走去,此人行走之時很是穩(wěn)健,不急不緩,若是旁人似他這般行走,定有刻意造作之嫌,但此人卻走的從容自然,想必平日里就是這樣行走,已成習慣。
便是溫昭并非故意拖延,那矮胖男子卻已經(jīng)甚是不滿,只當他在拿捏作態(tài),等待之時眉宇之間顯露不耐。
半刻鐘之后,溫昭入場,與矮胖男子對面站立,矮胖男子持刀對拳,道了聲“請”。
溫昭倒垂長劍,抬手回禮,“請賜教!
鼓聲隨即響起。
矮胖男子本已持刀在手,鼓聲響起的瞬間便有了動作,雙臂外展,身形疾旋,如陀螺一般向溫昭旋斬而去。
矮胖男子的招式雖然怪異,卻也在眾人的意料之中,此人既矮且胖,重心沉穩(wěn),似這種旋斬的招式,其施展起來最為順手。
矮胖男子旋轉(zhuǎn)攻來,溫昭旋轉(zhuǎn)躲開,矮胖男子向左疾旋,他亦向左疾旋,矮胖男子轉(zhuǎn)多快,他便轉(zhuǎn)多快,不比對手快,也不慢于對手,始終與矮胖男子保持著半尺左右的距離。
眼見追攻不成,矮胖男子招式變換,改直身旋轉(zhuǎn)為斜身旋轉(zhuǎn),雙刀仍然持拿在手,只是攻擊角度發(fā)生變化。
溫昭如法炮制,再度避過。
臨陣對敵,士氣至關(guān)重要,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眼見兩度搶攻都不曾奏效,矮胖男子心中焦怒,招式再變,改斜旋為翻轉(zhuǎn),以刀尖點地支撐,如水車一般向溫昭急滾而去。
此番溫昭不曾仿效,而是疾閃避開,閃避的同時左手外探,于對方的疾滾之中堪堪抓住其左腳左踝,隨之一轉(zhuǎn),待得身形轉(zhuǎn)正,右手撐地,仰身發(fā)力,聳肩甩臂,將那矮胖男子甩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