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跟呂平川的關系也非常親近,便在旁說道,“你把天書給大哥,讓大哥教他也是一樣的!
“哈哈,好!蹦巷L大笑點頭。
“陳將軍正在和我們抉擇大事,”呂平川站了起來,沖胖子和莫離說道,“你們兩個先在這里坐上一會兒,”轉(zhuǎn)而看向南風,“你跟我去偏廳。”
呂平川用了抉擇,說明眾人談論的事情重大且機密,眼下局勢不明,他并不想站位列隊,便遲疑著沒有起身。
呂平川猜到他心中所想,正色說道,“我不會看走眼。”
聽呂平川這般說,南風只能起身,與他去了偏廳。
在場的將軍大多認識南風,知道南風是法術高強的道門中人,見呂平川帶了他來,并不懷疑介意,反倒面露喜色。
寒暄過后,南風拒絕了上位,坐到了呂平川身后……
陳霸先等人眼下商議的是要不要遵從圣旨交還兵權,南疆謀反的李賁已經(jīng)死了,陳霸先等人大獲全勝,回朝之后梁武帝對他們大加封賞,但與此同時也擔心陳霸先擁兵自重,故此想要削奪他們手中的兵權。
包括呂平川在內(nèi)的諸位將軍都認為不能交還兵權,但是若不交還兵權,就是抗旨,等同謀反。
呂平川等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并不是沒有原因,在他們看來梁武帝狂熱的崇佛,昏庸無道,重用前來投靠梁國的東魏大將侯景,侯景此人是個羯族人,羯族的石勒石虎曾占領北方地區(qū),殘殺漢人千萬,之后冉閔頒下殺胡令,以血還血,將羯族殺了個精光,幾乎滅族。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呂平川等人認為梁武帝接收侯景是引狼入室,若是再交還兵權,他日怕是連勤王救駕的能力都會失去。
而梁武帝之所以信任侯景,理由荒謬的不能再荒謬,只因侯景與他都崇信佛教,在梁武帝看來,崇佛之人心術端正,品性仁慈,可以信任。
本來梁武帝就已經(jīng)糊涂的不能再糊涂了,士族出身的學究宰相竟然還在一旁敲邊鼓,與梁武帝說了一番‘博容百川,始成大!难哉,勸他博容廣納,成就大德明君。
帶兵打仗的將軍都是血性之人,火氣旺,脾氣大,說話也不避諱,有痛罵侯景狼子野心的,也有罵梁武帝昏庸無道的,更多的還是罵那群文臣,說他們不明時局,引狼入室還不自知,只知道紙上談兵。
麾下將官義憤填膺各抒己見之時,陳霸先一直沒有表態(tài),但他也沒有制止,這其實已經(jīng)是他的態(tài)度了,罵皇上是欺君之罪,他沒制止部下謾罵梁武帝,實則已經(jīng)是有了不臣之心。
待得眾人說完各自看法安靜下來,陳霸先起身沖南風拱手施禮,“還請真人指點天機!
南風自然知道陳霸先想聽什么,這也是呂平川拉他過來的主要原因,當遇到難以決斷的大事,世人往往會借助占卜揣度天機,
侯景,陳霸先,李賁是同年降世的三條沖日青龍,而今李賁已死,還剩下侯景和陳霸先,這兩人其中一個,勢必會取代梁武帝,成為梁國新主。
他不曾與侯景接觸過,對侯景為人不太了解,只知道侯景是羯族人,羯族是個臭名昭著的民族,沒有任何一個有血性的人會喜歡瘋狂屠殺過自己同胞的仇人。
對于陳霸先,他倒是有些了解的,此人心機頗重,當年對方控制天啟子刺殺梁軍主帥楊瞟,在楊瞟身亡之前,陳霸先一直不曾調(diào)馭兵馬做有效防守,這其中固然有身為副帥不能貿(mào)然下令的成分,但是也不能排除陳霸先一直在等待機會掌管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