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境分為三個階段,叩心,魂光、燃燈,叩心為第一步,乃是叩問本心,看清本心,而這,也是牧龍執(zhí)意要來迷蝶谷的原因。
迷蝶谷,乃是蝶卿夢境所衍化,修士一旦踏入其中,過往所見過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會化作一只蝴蝶,迷惑修士的心志。
蝶卿衍生這等夢境的初衷,便是為了讓后世之人磨練心志之用,畢竟修道便是修行,若無強大的心志去承載,任憑風(fēng)華絕代,縱然天賦卓絕,最終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罷了。
前世的歲月之中,牧龍見過許多這樣的人。
踏入迷蝶谷中,不論何等生靈,何等修為,皆須面對自己的本心,也正是因為如此,踏入迷蝶谷的修士,并不僅僅即將踏入第二道境,即將叩問本心的修士。
磨練心志,是一條極為遙遠的路,能夠從修道之初,一直持續(xù)下去,因為根本沒有絕對的無敵,無敵二字,從來都是相對而言。
正如牧龍在這一世之初,于界海之中修行,道心如魔,堪稱無敵,那也僅僅只是限于界海之中,僅限于仙佛神魔四道之中罷了。
界海之中流傳的道統(tǒng),本就是仙佛神魔四道的分支,算不得強大,在這方無限宇宙之中,能夠碾壓界海存在,數(shù)不勝數(shù)。
更何況,在這方無限宇宙之外,路盡頭,那里存在著無數(shù)的恐怖,當(dāng)年不知有多少風(fēng)華絕代之輩,在踏足路盡頭之前,也認為他們的道心是無敵的,結(jié)果踏足路盡頭后,道心被生生碾滅,形同行尸走肉,連提刀一戰(zhàn)的勇氣都沒有。
這種事,在征戰(zhàn)路盡頭時,幾乎每一次都有發(fā)生。
但即便恐懼,也要硬著頭皮戰(zhàn)下去,只因身在這一方宇宙,他們別無選擇!
迷蝶谷中,不斷有逐鹿洞天的弟子踏入,也有許多弟子站在谷外觀看。
他們都知道關(guān)于迷蝶谷的傳說,也對這等地方,心懷敬畏。
畢竟,十九重迷蝶谷中,幻象無盡,虛實難辨,自古以來,逐鹿洞天的傳人,即便是心志再堅定強大者,也不過堪堪涉足第九重,從來沒有人能夠踏足十九重,走到迷蝶谷的盡頭。
這同樣與修為無關(guān)。
唯一的區(qū)別,大概就是叩心之上的修士,本心明澈,能夠走得更快,而即將叩心的修士,則顯得步履維艱。
與那些時而歡呼,時而嘆息的逐鹿洞天弟子相比,牧龍則是顯得十分平靜。
無盡歲月,兩世為人,哪怕曾為紀元共主,站在這方無限宇宙的巔峰,讓他也不得不承認,路盡頭,曾讓他不止一次的產(chǎn)生恐懼,這說明,他的心志依舊不夠強大。
所以這一次,他打算用這一方迷蝶谷,用這蝶卿留下的一角夢境,來叩問兩世為人之心,用兩世的記憶,叩問出一個純澈的本心。
下一刻,他便踏入迷蝶谷中。
曾經(jīng)歷經(jīng)的每一件事,無論好壞,曾經(jīng)見過的每一個人,無論敵友,皆會在記憶之中復(fù)蘇,在這迷蝶谷中,化作一只又一只的蝴蝶。
于是,迷蝶谷外,逐鹿洞天的弟子皆看到驚人的一幕。
在牧龍進入迷蝶谷之前,谷中的蝴蝶如凌晨的天空,星辰稀稀落落,而在牧龍?zhí)と朊缘鹊哪且豢唐,谷中瞬間涌現(xiàn)出數(shù)量恐怖的蝴蝶,如潮汐,似漩渦,若洪流,不斷席卷在牧龍的周圍,而且它們的數(shù)量,還在以一種恐怖的速度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