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眼睛果然是會騙人的!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無限掌中置,剎那是永恒!”
“可惜,眼睛只能看到一粒沙,卻看不到藏在沙中的世界,但看不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眼能看到的,是相,看不見的,是道,道須用心去參悟!
“道可大可小,大者如宇宙,小則如塵埃,不論大小,皆為道,道本微妙,不論能否參悟,它都存在。”
“就如這一滴水,用肉眼看,再小不過,但若是以心去參悟,它便勝似一片滄海,因為滴水之中,有無數(shù)的水……,果然,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下一刻,指尖那一滴水中所蘊含的力量,被牧龍無限放大,并在一剎那間散開。
轟!
那等恐怖的力道,便如同一方世界瞬間爆滅一般,在這太虛宇宙間,掀起無窮的氣勢。
便是鴻這等強者,竟然也被這等力量驚的身軀一震,一臉難以置信地望著牧龍。
他實在難以想象,牧龍究竟修得是何種大道,竟能令一滴普通的水,爆發(fā)出如此恐怖的力量。
而這一刻,牧龍也徹底明悟。
“原來,太素微小精妙至極,并非肉眼可觀,卻蘊含無窮之力,可聚宇宙萬相,故而,太素無相,無相而萬相,其力,無窮也!”
“故而,太素之力,當以‘無相’為名!”
這一刻,牧龍不僅徹悟了太素的真義,也終于領悟無相的微妙。
無相而萬相,大有當似無,微渺不可察,聚則驚太虛!
在他悟道的這一刻,體內(nèi)的宇宙所處的太始狀態(tài),開始再生變化。
那些號稱萬物之源的天地母氣,開始不斷地蛻變,只是在瞬間,卻已然經(jīng)歷了無窮的變化,最終,化作一種新的力量。
無相之力,此乃萬物之基!
此時,牧龍體內(nèi)的整片宇宙之中,到處充斥著一種近乎無色透明的力量之中。
這種力量,近看晶瑩剔透,華美之狀,勝過世間一切琉璃珠玉,遠看,則又顯現(xiàn)一片朦朧,也并無具體的顏色。
但只有領悟太素的牧龍才知道,這便是太素所呈現(xiàn)出來宏觀的模樣,若是單一而論,太素便是一種小到極致,比塵埃還微小一萬倍的小顆粒,并非肉眼可見。
而世間萬物,便是由這些小到極致,肉眼無法查看的小顆粒組成,包括人的血肉毛骨,包括世間山川河岳,包括世間萬物,乃至一切法寶。
太素不可見,故太素無相,而太素所成萬物皆可見,萬物呈萬相,這便是太素“無相而萬相”的道理。
太素乃萬物之基,而萬物之所以能夠呈現(xiàn)萬相,乃是因為其中太素的排列與組合方式并不相同,內(nèi)部的微妙之相,決定的宏觀之大相。
宇宙萬物內(nèi)部太素的排列方式皆不同,故而宇宙萬物之相,獨一無二!
就如同構成水的太素之間,排列相對松散,并不穩(wěn)定,故而水可隨意流動,而構成石頭的太素之間,排列極其緊密,而且十分穩(wěn)固,故而頑石堅硬至極。
這一刻,牧龍仔細觀察著體內(nèi)無盡的太素之力,它們的狀態(tài),果真微妙至極,相互之間,似是分離而未分,似是聚攏而未聚,也并非總是保持一種狀態(tài),而是在時刻發(fā)生著變化。
于是牧龍再度明悟,這便是太素有形而無實體的原因。
因為太素的變化,太過于迅速,瞬息萬變也難以形容,相鄰的太素顆粒之間,還未來得及形成一種組合與排列,便又被新的變化所取締,如此出去無窮變化之中,便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