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出關(guān)時(shí),恐將是我易教第一強(qiáng)者。”敖洪猜測道。
“第一強(qiáng)者?能有多強(qiáng)?莫非能比我和白戮聯(lián)手更強(qiáng)?”神龍問道。
敖洪笑了笑,道:“只怕難說……”
牧龍聽到這里,心中一驚。
以白戮與神龍的戰(zhàn)力,放在如今的世間,也算頂尖了。
而兩人聯(lián)手都不敵,只怕不是圣賢,也勝似圣賢了。
“既然是新的修行之道,又是道君之境之后才可修行,不知這新道與世人所修的偽神道有何不同?”牧龍問道。
敖洪道:“偽神道修行的過程,,先是增強(qiáng)自身,容納天地之力,進(jìn)而感悟天地法則,參悟天地大道,繼而領(lǐng)悟,到最后證道、合道,整個(gè)過程與天地大道,息息相關(guān),故而天地大道流逝,圣賢大道便有缺!
“而新的修行之道,是在道君之境,將重點(diǎn)放在自身之道,以天地之道,補(bǔ)自身之不足,再往后,也并非證道,而是逆天斬道,斬?cái)嘧陨砼c天地大道之聯(lián)系,成就真正的自我之道,這才是我易教‘人人如龍’的理念!”
“不修天地大道,而以天地大道補(bǔ)自身之不足,最終逆天斬道,修成自我大道……”
“好,如此一來,才是真正的不問鬼神問蒼生,才是真正的人人如龍,革故鼎新,更是我易教變革的本質(zhì)!”
“只是,這新的修行之道,既如此高深,前輩為何不給它取個(gè)名字?”牧龍問道。
敖洪笑道:“這新的修行之道,并非我一人之功,而是諸位道友一同參悟所得,我只不過是將其整理記載,闡明其義,定其格局!
“我曾讓諸位道友為之命名,但他們都說不合適,我思來想去,這新道,乃是以我易教變革理念所開創(chuàng),啟發(fā)我等開創(chuàng)新道的神骨,又是公子帶回,身為易教之主,這新道之名,理當(dāng)由公子一言而定!”
“這……”牧龍遲疑片刻,這新道,畢竟是這幾位前輩嘔心瀝血,閉關(guān)所創(chuàng),
“新道之名,由牧教主來定,甚為合適!”
“你雖年紀(jì)尚輕,道行不及,但論眼界格局,當(dāng)屬世間第一流,否則又何來今日之易教?”
“變革也好,守舊也罷,欲成大事,總需有人指路,你便是易教變革的指路之人,也是新道的指路人!
“定吧!”
這一刻,在場所有人,無論前輩與否,皆向牧龍拱手行禮。
這一禮,不僅敬易教之主,也敬新道,為蒼生而敬!
世間偽神道,因天地大道而殘缺,新道問世,便為天下蒼生開出一條新的大道,殊途同歸,于世間蒼生,功德無量,理當(dāng)敬之!
牧龍見此,將那記載新道的經(jīng)文,拿在手中,翻閱一番,雙眸灼灼有神。
“我易教變革,有‘神為人用’之理念,又道‘有教無類’,故而,神非神,而是先行者,人非人,而是易教眾生!
“想要眾生人人如龍,但眾生未如龍時(shí),我易教便要庇護(hù)蒼生,做蒼生之靠山!”
“人有靠山,乃是個(gè)‘仙’字,這新道,便稱之為‘仙道’,諸位以為如何?”
這“仙道”二字一出,天地間立刻生出九色雷霆,震蕩不息,無窮霞光瑞靄,籠罩易教上空,更有無窮功德金光顯化,久久不息!
“仙道,好一個(gè)仙道!”
“若有朝一日,眾生成其仙道,則我易教人人如龍之大愿,可成!”
“仙道……”
“我等三生有幸,成了世間第一批修行仙道的修士!”
“那這經(jīng)文,便是天下第一部‘仙經(jīng)’,便喚它作《元始仙經(jīng)》!”牧龍道。
敖洪有感,作出一首歌訣,寫在《元始仙經(jīng)》的前面。
歌曰:順為凡,逆則仙,全在陰陽顛倒間,斬卻天道修自我,功成逍遙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