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教不敢當(dāng),實乃牧龍一人之見,羊尊者姑且一聽便是。”
“牧公子請講,羊翰自當(dāng)洗耳恭聽!
牧龍見此,望著這萬年槐樹下講經(jīng)的老狐,道:“聽聞人族道統(tǒng)之中,有儒道修士,腹中有錦繡千篇,修得浩然正氣,學(xué)識及其淵博,雖未見過,想來這位狐族老前輩比之,倒也不差!
羊翰聽聞,道:“不瞞公子,這老狐自幼在人族世界中長大,年幼時,曾與一書生為鄰,久而明經(jīng)義,后來得道成人,仰慕先賢之道,便游學(xué)世間八百年,后來才回到莽荒妖國,若論學(xué)識,我不及也!
“原來如此,只是我觀妖族如今的教化之道,似乎處處效仿人族,舉國風(fēng)行,在我看來,此乃取禍之道!
羊翰聞言,心中一驚,忙問道“牧公子此言何意,還望賜教!
“妖族通靈智,雖不輸人族,但人族與妖族,畢竟有所差別,人族的教化之道雖是高明,卻也有弊端,先賢之道,亦非無缺之道,以致如今人間,滿口道德,虛仁假義,外貌麟鸞,中韜鬼蜮者甚多。”
“而妖族雖以野性難馴為世人詬病,但尊者須知,野性乃是妖族之天性,自古至今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今一味照搬人族教化之道,用之于妖國上下,雖明經(jīng)義,卻消減其天性,這不是取禍之道,又是何道?”
羊翰聞言,內(nèi)心愈發(fā)震驚,他深知牧龍這番話的重要性,當(dāng)即再度請教。
牧龍談及道:“莽荒妖君開國,大興教化,此舉前所未有,實乃變革之道也,然變革不徹底,必留隱患,人族教化之道雖高明,卻也不盡適用與妖族,妖國若興教化,當(dāng)以妖國實情為本,取長補短,而非一味沿用。”
“善,大善!”
“聽牧公子一席話,勝我悟道百年,事不宜遲,我立刻帶公子入玄京,面見妖君!
事實上,羊翰本該直接帶牧龍入玄京,面見妖君,但他卻并未如此,而是帶著牧龍看一看妖國的教化之道,這自然不是無意之舉。
羊翰雖是尊者之境,然牧龍為妖君所賞識,他也不敢怠慢,如此說來,此舉便是莽荒妖君授意為之,其目的,便是試探牧龍的見識與韜略。
只是,這試探的結(jié)果,不言而喻。
牧龍主導(dǎo)寒州變革,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一番談?wù)摚瓦B羊翰也被牧龍的獨到見解所折服。
牧龍自然也明白這些,妖君雖然諭旨上胸懷廣闊,但倘若果真入玄京,勢必不會盡如諭旨之言。
臨行前,敖洪也曾叮囑過,帝王心術(shù),深不可測,如此說來,這也僅僅只是個開始罷了。
二人騰云駕霧,速度極快,不多時,便到了玄京城。
這玄京城不愧是莽荒妖國的國度,矗立莽荒古原深處,遼闊巍峨,氣勢雄渾,宛如上古神明修筑,透著滄桑古老之氣。
玄京城中,妖氣沖霄,城上方的虛空之中又有功德云海,其中有氣運金龍在不斷翻騰,好一派強(qiáng)盛景象。
牧龍隨羊翰入城之后,直接前往莽荒禁宮,面見妖君。
前往莽荒禁宮的一路上,到處都是妖族強(qiáng)者,禁宮之內(nèi),更是守備森嚴(yán),又有陣法禁制重重,天羅地網(wǎng)密布,若無妖君諭旨,絕對連一只蚊子都飛不進(jìn)去。
走過重重宮殿,牧龍來到一處叫做“乾靈宮”的地方,這里是妖君平日所居之處,牧龍放行至門口,便有妖族侍衛(wèi)傳話。
片刻之后,乾靈宮內(nèi)傳出一陣渾厚的笑聲:“寒州之主,本君料你今日必定會來,已在書房等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