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計這番話說完,在場所有人都面露崇敬。
當(dāng)然,這份崇敬是對已經(jīng)逝去的李大爺、李老將軍的!
硝煙散盡拂衣去,此生深藏功與名;
將軍至死守邊土,威震八方群丑驚!
墨家自古就以守疆安民為己任,因此最尊重民族英雄。馬名揚也不例外。
一臉嚴(yán)肅,雙手抱拳朗聲開口。
“敢問鉅子大人口中的爺爺尊姓大名,現(xiàn)居何處?”
“在下不才,改日定然提雁攜羔登門拜訪,以表心中敬仰之萬一。。
不等陳大計回答,一向沉穩(wěn)淡然的鴻儒荀毅罕見的開口。
“老將軍他執(zhí)掌赤龍之骨,為我神州與敵征戰(zhàn)十余春秋!
“每臨敵必爭先,從無退縮!實乃民族脊梁!”
“荀某不才,不敢提及姓名,你就稱他老人家為李將軍吧!”
“老將軍他......他已經(jīng)仙逝......”
馬名揚聞言先是一愣,隨后嘆息一聲久久不語。
眾人見狀都沒有“打擾”他,而是慎重的討論起剛剛發(fā)生的事情。
紫衣道尊吳永明率先開口。
“剛剛......剛剛那個石棺難道是???”
張角深深點頭。
“沒錯!青石棺葬半山,萬靈齊悲天下哀嘆!”
說完后,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華九難。
“它剛從帝蕩山下出來時,貧道尚能與之抗衡一二。”
“如今實力完全恢復(fù),貧道怕是遠(yuǎn)遠(yuǎn)不及了......就算立地成仙也遠(yuǎn)遠(yuǎn)不敵!”
眾人都是各家中最杰出的存在,自然知道青石棺代表著什么。
再聯(lián)想到它和華九難之間五千多年的恩怨,不禁個個面色凝重。
如果沒有李大爺這層關(guān)系,錢多多、孫陽明、荀毅等完全可以兩不相幫,甚至悠閑地坐山觀虎斗。
因為青石棺和其他兇物不同:只要滅殺了華九難這一脈,怨氣就會散盡徹底消失,而不是繼續(xù)為禍人間。
但華九難是赤龍之骨的后人!
因此大儒荀毅等于公于私都要站在他這一邊,就算拼上一身道行,也要護(hù)住李老將軍唯一的后人。。
幾人都是半生的故交,彼此不用商量也都明白對方心意。
錢多多一改往日玩世不恭的樣子,面色凝重的說道。
“青石棺,古往今來第一大兇之物!”
“就算當(dāng)年的‘犼’也遠(yuǎn)遠(yuǎn)不及!”
“就是不知它深入亡人地宮有何用意......要是兩虎相爭那還好說,要是和兇神狼狽為奸的話,我等......”
為了避免影響士氣,“我等就算聯(lián)手也遠(yuǎn)遠(yuǎn)不敵”這句話,終究還是沒說出口。
“只可惜老頭子我終究道行有限,像它們這種境界的存在,根本無法推演。”
眾人聞言,齊齊陷入沉默。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弱勢一方往往都會生出深深的無力感。
幸虧在場的都是大能,心智自然堅韌無雙,這才沒有“樹倒猢猻散”。
片刻之后張角緩緩開口。
“暫且不管青石棺有什么目的,既然它主動入甕,那我等不如嘗試聯(lián)手把它鎮(zhèn)壓在此地!”
“就算鎮(zhèn)壓不住,也要盡可能的多拖些歲月。最好......最后能耗到小九完全成長起來!”
“到了那時,我們聯(lián)手定然能與它一戰(zhàn)!!”
幾人聞言深深點頭:這也是當(dāng)下能想出的最好的辦法。
華九難見所有人如此對自己,本想說些什么卻沒有開口。
所謂大恩不言謝,有些事情牢牢記在心中就好。
假意推脫或者海誓山盟的講出來,反而顯得十分虛偽。
心中如此想,華九難鄭重抱拳朝著眾人深施一禮。
張角等人也都微笑還禮......一切無需多言!
注,神州古賓禮:士相見,賓見主人要以雉為贄;下大夫相見,以雁為贄;上大夫相見,以羔為贄。
所以馬名揚才會說“提雁攜羔登門拜訪”。
贄[zhì],本義是指古時初次求見人時所送的禮物、見面禮,引申義是持物以求見、贈送。
該文字在《左傳·成公十二年》和《孟子》等文獻(xiàn)均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