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地宮內(nèi)。
華九難此時的狀態(tài),就和當(dāng)初的陳大計一樣:
突破胎中之謎的時候,到一半卡住了......
確切的說是被無心和陳大計用“人間至情”給拉住了。
即便如此,華九難還是有很大變化的:
不僅是道行大進(jìn),從今以后可以使用至人王族的部分血脈神通,就連原本淡然溫和的氣質(zhì)中,也多出三分隱藏起來的冰冷、鋒銳。
用具俗語講,就好比綿里藏針一般。
若是不激怒他萬事好說,華九難十分愿意與人為善;
要是觸及了他的底線,那將是雷霆之怒!
其余人同樣感受到華九難恢復(fù)正常,齊齊下意識的松了口氣。
《說呼全傳》第四回有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dāng)心。”
和世俗帝王在一起都是這樣,更何況他們面對的是一位至人儲君,一位謀深似海,心思不可琢磨的絕圣王族!
那得更加謹(jǐn)小慎微:用“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八個字形容也不足為過。
同這樣的絕世大帝在一起,哪有和溫文爾雅的小先生共事舒服自然。
所有人中,除了天真爛漫的無心和渾渾噩噩的陳大計,最高興的還是張角。
他輕捋胡須滿面笑容,平靜了兩千年的心中,再次泛起波瀾。
“福生無量黃天!”
“不想九難在無心佛祖和大計小友的幫助下,居然成就了‘有情帝王’!”
“蒼生幸甚,天下幸甚!”
“可惜前有兇神當(dāng)?shù),此地又無美酒。不然貧道定要喝它個伶仃大醉以表心中喜悅!”
說到這里,張角轉(zhuǎn)身看向依然滿臉謹(jǐn)慎的兇神,目光瞬間變得冰冷。
“貧道不愿為仙,是因放心不下貧苦眾生!
“今有情之帝君臨天下,定能護(hù)得百姓周全,自此貧道再無牽掛!只遺憾不能親眼看到九難小友君臨江山、造福蒼生的那一天......”
“罷了罷了!”
“諸事哪有十全十美!貧道今日‘拼著’立地飛升,也要誅殺你這天外邪魔,為有情大帝護(hù)道!”
張角說完,高舉雙手就要摘下頭上戴的道冠。
前文講過,以張角的道行心胸,要不是心中有大牽掛、不愿為仙的話,早就一步登天了。
他頭上的道冠,就是用來壓制自己的手段。
從某種程度上講,相當(dāng)于無心刻滿自己全身的《佛祖鎮(zhèn)魔經(jīng)》。
現(xiàn)在為了華九難;為了給“有情大帝”護(hù)道;更是為了天下蒼生的未來,張角毅然決然的決定踏出“最后一步”。
有情則為張角道“人”,“眷戀”世間滾滾紅塵、蕓蕓眾生。
放不下......
無情則為張角大“仙”,“看淡”寰宇悲歡離合、癡男怨女。
得解脫......
張角的舉動,頓時嚇壞了不遠(yuǎn)處的瓊神:
對面的道人不是仙的時候,就有遠(yuǎn)超一般仙的道行。
若是一步登天飛升成仙,那要恐怖到何種地步。!
大仙張角,加上不知深淺的絕圣王族華九難,再加上一個不知是什么東西的小光頭......
這樣的恐怖組合,就算瓊神全盛時期遇到了,也要謹(jǐn)慎對待。
能不起沖突的話,還是盡量避免的好!
這里特殊講一下:
瓊神說無心“不知是什么東西”,可并不是罵街。
而是在他沒被困住之前的上古時期,釋迦大僧還沒有誕生,更沒有弘揚自己的“法”。
因此瓊神不了解無心小和尚的跟腳才是正常。
......
心里想著,瓊神立即開口阻止。
“張、張教主,強大如您一定不是個沖動的人!
“在這個末法時代立地飛升?!本神勸您慎重!”
“剛才通過吸收那卑微仆人(大祭司)的靈魂,已經(jīng)了解外面的情形!
“‘帝劫”過后仙人永隔,飛升了就再也無法長久待在這方世界!
“即使以損耗自身道行為代價偶爾降臨,也只能做短暫的停留,還要受到諸多限制!”
說到這里,瓊神對著張角,暗中施展出自己蠱惑人心的秘術(shù)。
“您心中就沒有牽掛了么?沒有羈絆了么?”
“萬事好商量,以本神之意咱們不如坐下來好好談?wù)!?br>
“本神并不想和您這樣的強者為難,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同化這方世界,以及絕圣王族血脈!
“哪怕只有兩條前肢兩條后足都可以接受......”
“本神以神格擔(dān)保,絕對不會傷了絕圣殿下性命......與死亡相比,活著出去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希望強大如您能夠慎重考慮。”
幸虧小無心不知道瓊神嘴里的“絕圣王族”指的是華九難,不然的話,誰吞噬誰那得各憑本事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