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這才深吸一口氣,陰沉著臉點(diǎn)了點(diǎn)頭:“我明白。”
他緩緩站起身:“出去接旨吧。”
李長史連忙走上前,親自扶了他出去。
這次前來宣旨的人正是洛錚。
他面上帶著和煦的笑意,偌大一個周王府內(nèi),卻無人膽敢小覷。
當(dāng)楊秀扶著李長史的手臂來到正堂,看見的便是洛錚一身錦衣華服,端坐在椅子上,端著茶杯似笑非笑的模樣。
楊秀當(dāng)即心神大震,難以置信地看著洛錚。
其實(shí)正堂中還坐著一人,便是楊姝。
只是楊秀一看見洛錚,心中便十分驚駭,以至于所有心神全都放在了洛錚身上,竟是絲毫沒有注意到楊姝這個親妹妹。
洛錚反應(yīng)極快。
楊秀的視線只是在他身上多停留了一陣,他便敏銳地察覺出了楊秀的不對勁,在心中暗暗警惕。
“世子殿下看見咱家,似乎很驚訝?”
洛錚試探著開口,同時站起身,一步步朝著楊秀逼近。
楊秀此刻十分緊張,整個身體就像是繃緊的弓弦,變得十分僵硬。
李長史察覺出他的反應(yīng)不對勁,立刻用力掐了推一把,還故意介紹道:“世子殿下,這位可是陛下和貴妃娘娘面前的紅人,洛錚洛公公。”
“原來是洛公公……”楊秀勉強(qiáng)扯出一抹笑,隨即試探著解釋道,“洛公公同我曾經(jīng)見過的一位故人十分相似,剛剛我還以為見到了那位故人,還請洛公公勿怪。”
洛錚微微一笑,同樣試探著問道:“不知世子殿下的那位故人姓甚名誰,家住何處?他若是當(dāng)真同咱家十分相似,或許是咱家失散在外的弟弟。世子殿下若能告知,讓咱家找到弟弟,咱家感激不盡!”
楊秀表情一僵,隨即嘆息道:“他叫洛云生,父母都已雙亡,不過娶了一房賢妻,兩人還育有一子。可惜他家中遭逢變故,不知搬去了何處!
說到最后,他目光探究地看向洛錚,再次試探著問道:“不知洛公公的弟弟是在幾歲時失散在外?”
“他與我本是雙生子,可惜三歲那年元宵燈會,他被拐子抱走,從此沒了音訊!
洛錚說到這里,失望地嘆息一聲,“剛剛聽到世子殿下提起故人,還以為能夠找到弟弟,不想世子殿下的故人早已沒了下落!
楊秀一直死死盯著他的臉,觀察他的反應(yīng),見他反應(yīng)平淡,不禁暗暗有些失望。
這時李長史突然開口:“洛公公得知弟弟的的消息,竟也如此淡定,這份心性,著實(shí)讓人佩服!
他這話聽著像是在夸贊洛錚,實(shí)則卻是在質(zhì)疑洛錚要么撒謊,要么心性涼薄。
否則真要是有了失散多年的弟弟的消息,反應(yīng)又怎會如此平淡?
洛錚目光涼涼地看向李長史,似笑非笑地說道:“李長史若是也有一位失散在外的弟弟,而且尋找多年,也能像咱家這般心如止水。畢竟失望的次數(shù)多了,自然不可能像是毛頭小子那般一驚一乍,只會泰然處之。”
李長史被他毫不客氣地懟了回來,心中不禁大為惱怒,于是微笑著刺了一句:“這倒是下官考慮不周了,畢竟下官家中的確沒有失散在外的弟弟,著實(shí)無法體會到洛公公的心境!
洛錚同樣面帶微笑地刺了回去:“李長史倒也不必覺得遺憾,畢竟你這身子骨瞧著還算康健,想必還能活上幾年。以前沒能體會到家中弟弟失散在外的滋味,將來未必就體會不到家中幼子或是孫兒失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