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劉堯這邊,元貞帝是動了真怒,提劍就要把劉堯給砍了。
太后一口氣提不上來,吐了口血就昏了過去。
元貞帝心頭竊喜,準備趁此機會先把人砍了再說。
豈料韋貴妃來得快,雙手猛地就抓在元貞帝揮來的劍上。
鮮血溢出,順著劍身蜿蜒滴落。
可她的淚,比不斷溢出的鮮血還要洶涌:“陛下,請您饒恕越王!
“要是越王有什么錯,臣妾替他去死,他是臣妾唯一的兒子,臣妾實在承受不住又一次的喪子之痛了,請您施恩呀,陛下!”
韋貴妃的話,乍一聽沒有什么技巧,全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回護和擔(dān)憂。
然而韋貴妃不是傻子,這每一句話都是她字斟句酌的結(jié)果。
太后一直記著她夭折的長子,盡管事情已經(jīng)過去那么多年,太后還是對長子念念不忘。
每次憶起長子,都要感嘆一句“若是潤兒還在的話,必定做得很好”,這些話是私底下說的沒錯。
可她說了那么多年,念叨了那么多年,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難道元貞帝就一句都沒聽到么?
元貞帝很久以前,就要和一個死人比,可他連死人都比不過。
長此以往,這種委屈就滋長了陰暗,變得扭曲猙獰。
太后的諄諄教導(dǎo),就成了恨鐵不成鋼;語重心長,也變成了百般嫌棄。
于是他心底就住進了一個不愛他的母親。
不論太后說什么,做什么,又為他計劃多深遠,這些在他看來,都是母親嫌棄自己的證明。
他一直覺得,自己得不到任何來自母親的愛,自己就是個多余的人。
所以他想做得很好,變得極好面子,想要讓人人稱贊,以此來彌補從母親那里得不到的贊同與夸獎。
他想著,如果所有人都認為他做得好了,那么母后也會覺得他做得好的,對吧?
就是這些事情,一點點累積,催生了如今這個陰鷙心狠,又極為注重表面功夫的他。
從前他之所以那么疼劉堯,也是因為韋貴妃故意冷落放縱兒子,他在劉堯身上看到那個不被疼愛的自己,所以才會對劉堯百般遷就。
照理來說,若是韋貴妃非但不阻止他殺劉堯,反而支持他,興許觸及他的心中痛處,為此饒劉堯一命也說不定。
可此時此刻,他看到韋貴妃連命都不要了,也要護住兒子。
一時之間,他有些怔忡——
為什么?
為什么貴妃能做到如此地步?
可分明貴妃對這個兒子也沒有多上心。
是因為母性的本能么?
如果有一天他處于生死之際,他的母后也會這樣豁出性命救他么?
母后對他的疼惜,也是藏在了平日的百般嫌惡里么?
“父……”
劉堯看著韋貴妃的手,幾乎要廢了,他想要開口。
“住口!”
可韋貴妃還是呵斥了他,并用眼神警告他閉嘴!
見劉堯沒有歇了心思,她厲聲怒罵:“混賬東西!你父皇對你不止有著生養(yǎng)之恩,還有天子君上的皇恩浩蕩,你竟然膽敢忤逆你父皇,你簡直就是個不孝的東西!”
“還不快點向你父皇磕頭懺悔你的罪過!祈求你父皇能夠原諒你!饒恕你這個忤逆不孝的東西!”
韋貴妃聲色俱厲,隨著她拔高聲音,那雙手的鮮血溢出更狠了。
倘若劉堯順勢而為,立即跪下磕頭,痛哭流涕地懺悔。
元貞帝看著這么可憐的母子,又聯(lián)想到自己,說不定就會動惻隱之心,放過這個越看越不順眼的兒子。
但是劉堯沒動。
向來沒臉沒皮的他,此時卻不愿意低頭認錯。
一旁的韋貴妃急得冷汗都出來了。
機會稍縱即逝,若是不抓住,那就真的活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