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微沒有推門,隔著門對他說:“我就不進去了,我是來向你道謝的,謝謝你的銀耳羹,還有洗澡水。”
“不客氣!
里面?zhèn)鱽砺曇,溫柔而動聽?
白明微轉(zhuǎn)身離開,回房便睡下。
一夜好夢。
翌日。
白明微寫了幾張告示,她請衛(wèi)驍幫忙張貼下去。
衛(wèi)驍也看不懂告示上邊的內(nèi)容,捧著告示便離開了,并命人快馬加鞭,把告示送往其它四座城。
俞皎看到告示上的內(nèi)容,疑惑不已:“明微,你募集鐵匠做什么?”
白明微笑道:“募集鐵匠,自然要打鐵!
俞皎還是不明白:“打什么樣的鐵,需要這么多鐵匠?”
白明微告訴她:“制作農(nóng)具!
俞皎立即會意,同時也很擔心:“明微,你可想清楚了?繳獲的鐵器只能用在軍備上,你要是動這批鐵器,等于將把柄送到元貞帝那里,秦豐業(yè)那小人,一定會叫囂著治罪,到時候可就難脫身了,說不定還會給整個白家招致滅頂之災!
白明微握住俞皎的手,正要說什么,門外人影一閃而過,有人慌張地逃離這里。
俞皎想去追,卻被白明微拉。骸澳鞘蔷诺钕隆!
知道是劉堯,俞皎也沒有理會,再度問道:“你向來冷靜,沒有把握的事情不會做,可是想到了不被問罪的好辦法?”
白明微拿出輿圖,輕輕攤開,指著上面的幾處地方,問:“七嫂,你在這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俞皎低頭仔細打量白明微標記出來的地方,回答她:“溪流,平地!
白明微含笑:“是的,溪流還有平地。我準備開墾這幾處地方,讓它變成田地!
“這些地方靠近水源,灌溉也很方便,有些地方地勢稍高,不過沒有關(guān)系,我們有公孫先生,可以請他設計水車!
俞皎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明微,你到底想做什么?”
白明微耐心解釋:“朝廷規(guī)定,戰(zhàn)場上收繳的盔甲與兵器,回爐重造時只能做軍需用!
“要是我將它們打造成農(nóng)具給百姓使用,必定會受到懲罰,但若是用這些農(nóng)具來開荒,開墾出來的土地用來種軍糧,那么這些農(nóng)具的存在就合理了!
俞皎還是疑惑:“你做農(nóng)具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百姓,可是這樣一來,百姓怎么能用上這批農(nóng)具呢?”
白明微道:“與種子倉庫的概念差不多,我們把農(nóng)具制作出來,百姓若想使用這批農(nóng)具,那么他們就需要付出勞動力!
俞皎恍然大悟:“我明白了,百姓幫忙開荒,就可以換取農(nóng)具的使用權(quán),這樣一來,不僅能開墾出種植軍糧的土地,百姓也能用上農(nóng)具!
白明微點頭:“是的,若是上頭問罪,我們也很好解釋,我們可以說,農(nóng)具還屬于朝廷!
“朝廷可以隨時回爐打造出其他軍需,也可以像種子一樣存放在倉庫,以農(nóng)具的使用權(quán)來換取百姓的勞動力,讓百姓耕種種植軍糧的土地!
“東陵國庫空虛,此舉能收獲一批軍糧,幫國庫減輕負擔,相信能得到朝中那些為了軍糧煩惱的大臣的支持。”
“有了他們的支持,元貞帝也不好說什么,畢竟這是有利無害的事情!
俞皎十分贊同:“這樣的確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不過百姓既要用勞動換取種子,又要用勞動換取農(nóng)具的使用,還要耕種自己的土地,他們忙得過來嗎?”
白明微回道:“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所以我想到了一種新的練兵的方式,讓將士們通過耕種來訓練體力,有將士們加入,耕地的壓力也不全在百姓身上。”
“用這種方式堅持兩三年,到時候百姓的日子好轉(zhuǎn),他們買得起新的農(nóng)具,就不必再依靠朝廷了!
俞皎若有所思:“如果這北境是白家軍戍守,那么把將士們派去地里訓練就不是問題,但要不是白家軍戍守,這個計劃必定行不通。”
白明微把手按在輿圖上,眉毛自信地揚起:“肯定會是白家軍戍守,就算不是,我也會讓它是!
俞皎看向輿圖,輕輕笑了起來:“在短時間內(nèi)打出那么多農(nóng)具,這可不簡單,但愿告示發(fā)下去后,能多招些鐵匠!
白明微道:“只要能招到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鐵匠,由他們帶領(lǐng)其他人一起打造,想必不會太難。”
俞皎頷首:“萬事俱備,只欠種子。”
白明微輕喟:“是啊,萬事具備,只欠種子了。”
……
書房里,公孫先生正在上課。
劉堯蔫頭耷腦,絲毫提不起精神,便是小傳義再認真,也激發(fā)不了他的好勝心。
昨日他拒絕了白明微,心底始終過意不去,吃過早膳后,他趁機溜了過來,準備問一下白明微事情的進度如何。
結(jié)果卻叫他聽見了俞皎那番話,這讓他本就愧疚的心,又陷入深深地自責中。
公孫先生見狀,拿起戒尺狠狠地抽了下去:“殿下,請專心聽課!
劉堯沒有理會公孫先生,只是唉聲嘆氣:“先生,本王就是個沒用的人,既然沒用,那讀書做什么?”
公孫先生嘴下毫不留情:“本來就沒用了,要是書都讀不好,那豈不是更沒用了?”
劉堯悶悶地把書蓋在臉上:“本王不讀了,本王要做朽木,不能雕的那種!
公孫先生沒有理會他,繼續(xù)給小傳義上課。
本來他就是捎帶的,有和沒有并無區(qū)別。
劉堯閉上眼,滿腦子都是這兩天發(fā)生的事。
他再也無法忍受,大叫一聲后,把書扔在地上,快步走出了書房。
小傳義抬頭望了一眼,隨即又將目光聚焦于書上。
公孫先生道:“別擔心,這是好現(xiàn)象,當一個人會反思自己是否有用時,說明他正在進步!
小傳義點點頭,繼續(xù)認真聽課。
……
時間又過去幾日。
白明微募集鐵匠的告示才發(fā)下去不久,出乎意料的,竟然有許多人報名。
當衛(wèi)驍把名單呈上來時,她粗略地數(shù)了數(shù),總的有上千人之多,而名單最前面的名字,竟是吳孝杰的。
白明微當即命人去請吳孝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