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這一仗好打,無非是出兩萬鎮(zhèn)軍,帶上猶太新軍,波斯,突厥仆從軍,沿著地中海南岸一路打過去,估摸著一兩個月也就拿下了。
仆從軍很重要,如今隨著投靠大明的藩屬國越來越多,在兵力使用上已經(jīng)游刃有余了。
“嗯。”
看了看寢宮中高高懸掛的大紅燈籠,周世顯摸著下巴琢磨了一會兒,徐徐呼出了一口濁氣。
借著年關(guān)將至,各鎮(zhèn)將官,仆從軍,藩屬國使臣都會前來覲見,是時候?qū)⒋竺鞴茌牱秶鷥?nèi)的勢力整合一下了。
不過此事非同小可,周世顯還是要借鑒歷史上成功,或者失敗的經(jīng)驗,來找出一條可行的路線。
再說了,如今中興大明這種情況,在華夏歷史上雖然不多見,可也不是沒有,不是還有強漢,盛唐可以借鑒嘛。
強漢先不提了,受制于生產(chǎn)力,人口的不足,對外擴張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盛唐還是可以借鑒一下的。
終大唐一朝,唐軍都處于戰(zhàn)略進攻,對外擴張的態(tài)勢,與大明如今面臨的情形基本一致。
徐徐走到寢宮之外,看著這大好河山,周世顯清澈的眼中閃爍著鋒芒,散發(fā)出陣陣王霸之氣。
這是多年征戰(zhàn),殺伐決斷養(yǎng)成的殺意,此時,哈緹婕剛好從外面走來,看到這么一幕不由得嬌軀一震,本能的兩股戰(zhàn)栗。
手一抖,捧著的托盤險些掉落在地。
周世顯微微一笑,一邊在這千年歷史的皇宮中閑庭信步,一邊盤算著那些年,盛唐王朝的興衰榮辱。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如果說大明是死于積弱,那么大唐,便是死于富強,因為人一旦強大了,富裕了就會飄,一飄起來就會犯錯。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要看這個強盛王朝的掌舵人,所帶領(lǐng)下的精英階層能不能做出正確的決斷。
“盛極而衰呀!
背負著雙手,仰望天空,天空中萬里無云,周世顯發(fā)出了一聲輕嘆,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規(guī)律。
這事兒就要從安史之亂說起了。
但凡強盛的王朝,沒有不爆發(fā)叛亂的,政策再好也有不服管教的蠻夷之輩,關(guān)鍵在于掌舵人的手段如何。
安史之亂長達八年,實在拖的太久了,事實上,要不是唐朝皇帝犯下數(shù)次重大戰(zhàn)略錯誤,是很有可能在兩年,甚至更短時間內(nèi)結(jié)束的。
這就要說到那位唐玄宗,唐明皇了。
這位爺就是太飄了,當年安史之亂爆發(fā)七日后,這位爺,才最終相信了安祿山叛亂的事實。
這可真是太飄了,在盛世大唐的榮耀照耀下飄上天了......
人家安某人都起兵作亂,攻下了好大一片地盤,他還在半信半疑,為啥呢,因為宰相楊國忠。
這位爺就更離譜了,由于個人恩怨,這位大唐再想多次在唐玄宗面前,進言安祿山要造反。
早就失去了英明果決技能包的玄宗皇帝,起初還上點心,后來卻為安祿山裝傻充愣的奧斯卡式演技,以及肉麻的馬屁大法所迷惑。
每次再聽到類似“安祿山要造反”的稟報后,都不以為意。
更離譜的是安祿山都快打到長安了,這位大唐皇帝還是沒當回事兒,認為叛亂的只有安祿山一個人,其他人深受朝廷隆恩,不會跟著造反的。
大唐盛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