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大明中興五年,三月。
在大明攝政王周世顯的授意之下,西北之地,烽煙再起。
駐扎在波斯王朝的明軍,已經(jīng)是一年之內,第三次出兵征伐印度莫沃爾王朝,依舊是騎兵從高原上呼嘯而下。
這一波依舊是長驅直入!
明軍銃騎打頭陣,后頭跟著數(shù)萬匈奴仆從軍,波斯兵,整整動用了十萬鐵騎,橫掃南亞次大陸。
一回生,二回熟。
十萬明軍騎兵沿著平坦的恒河流域,席卷而下,一路上好似風卷殘云,前鋒騎兵再一次沖到了都城德里。
這一回。
沙賈漢學的更乖了。
明軍騎兵一動,他便拼命的下旨調動軍隊,給明軍來了個堅壁清野,將整個王朝最能打的精銳部隊......
通通調進了德里城周圍。
活脫脫一個烏龜陣!
三月間,青苗才剛剛破土而出,正是民間青黃不接之時,這一擊可真是太致命了。
一年之內,三次征討。
讓莫臥爾王朝,這個強盛一時的農耕王朝受到了極大破壞,在洶涌而來的近十萬明軍騎兵面前。
還不如當年的大明呢......
整個王朝最上層的王公,貴族可以帶著私人軍隊,躲在堅固的德里城,可人口過億的百姓呢?
整村整村的農民,在一片平坦的恒河平原上,無處可藏,完全暴露在明軍騎兵的兵鋒之下。
悲催的地形,整個恒河流域,無險可守。
再加上消極防御的戰(zhàn)略態(tài)勢。
腐朽的種姓制度。
讓亞洲三大強國之一的莫沃爾王朝,一步步走向了分崩離析,大量地方豪強,名門望族選擇了。
投降。
明末,崇禎朝是怎么亡的,莫臥爾王朝便是怎么亡的,當一個王朝無法庇佑她的子民,那么投降。
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可是與大明不同的是,身毒人比大明人更加沒有骨氣,大量地方豪強投降起來,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甚至......
還敲敲打打硬接明軍入城。
印度,北方邦。
紅色的騎兵滾滾而來,填滿了每一寸曠野。
“滴答,滴答。”
黃得功騎著高頭大馬,在肥沃的恒河之畔徐徐而行,前后左右全都是行進中的騎兵大軍。
微風徐徐吹拂。
進攻打的勢如破竹,進展順利。
肥沃的沖擊平原,土壤中散發(fā)著淡淡的腥臊氣味,雖然有些難聞,可代表著這里溫暖的氣候,充足的降雨。
令人目瞪口呆的肥沃!
三月間,青苗已經(jīng)破土而出,長到了膝蓋那么高。
“天府之國呀!
黃得功嘆了口氣,周圍眾將,紛紛附和,不經(jīng)意間暴露出本來面目,這可都是農家出身的貧寒子弟。
以中原,山東兵為主。
少部分遼兵。
可七成都是種地出身。
“是呀!
看著這面積廣闊,土地肥沃的恒河流域,成片成片的水澆地,大明將官們一下子便走不動道了......
“好地方呀!
“這畝產(chǎn)得五百斤吧......”
這漫山遍野的水澆地呀,一眼望不到頭,讓明軍將士們心中甚至生出深深的妒忌。
“憑啥?”
憑啥咱大明沒有這么好的土地?
這個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
一時間,紛紛攘攘。
這些大明將領穿上甲胄,拿起火槍便是忠勇的將官,脫下了軍服,骨子里還是農民。
民族性這東西,其實是很難改變的。
于是乎,騎兵軍越走越慢,一個個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官,都本能的被這片富庶土地迷住了,停下來指指點點的。
“混賬!”
黃得功怒了。
看見幾畝水澆地就走不動路了,還能不能有點出息了?
“傳令!”
“加快行軍!
主帥發(fā)飆,將士們趕緊端正態(tài)度。
鐵騎滾滾,直取都城。
可猶自對這片富庶的土地念念不忘,前方轉了一個彎,看見一個大鎮(zhèn)子,眾將官抖擻起精神,疾馳而去。
“駕!”
鐵騎滾滾,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