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紅色的方陣如山巒起伏,一眼望不到頭。
阿濟格面如死灰,他可算知道東路大軍是怎么敗的了,在這樣無邊無際的步兵海面前,他深感無力。
深深的無力感,讓阿濟格喪失了進攻的勇氣。
“走!”
將馬頭一轉(zhuǎn),英親王領(lǐng)著鑲白旗護軍撒腿就跑,阿濟格沒往西跑,他向北跑,北邊就是長城。
是早已經(jīng)殘破不堪的明長城。
在游牧民族一次次的入侵之下,長城沿線好多地方都留下了巨大的豁口,足以容納騎兵快速通過。
“希律律!
轟隆隆的馬蹄聲響徹曠野。
十一萬清軍不敢迎戰(zhàn),向著北邊逃走了,北邊出了長城就是......天高海闊的大草原。
“殺!”
明軍近五萬騎兵蜂擁而出,緊追不放,咬著下五旗的尾巴瘋狂追殺,可圍剿西路清軍的計劃也落空了。
“站......定!”
步兵海在曠野間停了下來,別費力氣了。
周世顯瞧著清軍主力向北逃竄,深感無奈,這一仗也就到此為止了,兩條腿終究是跑不過四條腿。
戰(zhàn)爭從來不是簡單的兵力對比。
這九邊可不是中原。
在中原地區(qū),他可以憑借黃河天險,泥濘的黃泛區(qū),長滿了灌木的丘陵地帶,將多爾袞的騎兵大軍陷住。
可這里是大同。
從大同府往北,除了長城就是大草原,出塞這事兒......
還是算了吧!
這便是歷朝歷代,中原王朝都會面臨的大問題,步兵強,騎兵弱,一旦到了大草原上就抓瞎了。
都幾千年了,這個問題也難以解決。
中原王朝修長城,這也是無奈之舉。
北邊的游牧騎兵也好,女真騎兵也罷,都不會乖乖的停在哪里,讓你的步兵去包圍人家。
一旦戰(zhàn)局不妙,騎兵可是會跑的,四條腿撒開了跑的比兔子還快,抽冷子回頭還能打你,來個回馬槍......
“去!
周世顯擺了擺手,叫傳令兵去把黃得功叫回來,他手里總共就這么點騎兵,追到長城外邊不是找死么。
歷史上中原王朝能出塞作戰(zhàn)的部隊,簡直屈指可數(shù)。
大漢,大唐都是因為蓄養(yǎng)了大量戰(zhàn)馬,在騎兵的質(zhì)量,甚至數(shù)量上都壓制了塞外民族,可大明......
即便是大明開國時,實力最鼎盛的時期,也只控制了漠南地區(qū),也沒能打到漠北,漠西這些地方。
不是打不過。
而是在茫茫大草原上,步兵靠兩條腿走......連敵人都找不到。
“可惜了!
周世顯深感無力,在練兵,民政,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上他已經(jīng)做到了極致,可還是拿逃到塞外的清軍毫無辦法。
大明中興還遠著呢。
“收兵!”
能把吳三桂趕到西北,又把阿濟格和下五旗趕到長城外,周世顯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
從塞外返回遼東這么長的路,還繞了好大一個圈,讓阿濟格慢慢繞吧,沒兩三個月也回不去。
“傳令!
周世顯扔下逃走的清軍下五旗,眼中閃爍著森森寒芒,徐徐道:“收復(fù)九邊,東進......京城!”
阿濟格領(lǐng)著下五旗跑到塞外去了。
可京城的多爾袞,福臨母子怎么辦呢。
清軍真是被打的顧頭不顧腚了,逃的逃,散的散,一下子將攝政王,大清幼帝福臨,太后大玉兒給仍在京城了。
京城已是囊中之物。
可周世顯心有不甘,他的視線看向了西北,又看向了塞外,塞外的天陰沉沉的,大明遲早是要打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