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鐺,鐺,鐺!”
不遠處傳來巨大的錘擊聲,工匠營也發(fā)了瘋,沒日沒夜的趕工,十六門長身管的二十四磅海防重炮,也同時開始建造。
“鐺,鐺,鐺!”
大型水力機械錘鍛著一根根粗長的炮管。
這是大明皇家商號的董事局決策,為了建設這座巨城,從各處調(diào)派資金,總計耗費資金八千萬兩白銀。
八千萬兩啊!
這是一筆前所未有的巨款,耗盡了整個大明皇家商號的財力,東拼西湊出來的,也代表著周世顯的決心。
“海防,海防呀!”
晌午時分,松江水寨。
地上的血跡早已干涸,卻隱約可見血跡斑斑,被重炮轟擊過后坑坑洼洼的地面,也已經(jīng)平整過了。
水寨里有兩艘殘破的三桅桿西洋戰(zhàn)艦正在維修。
一群葡萄牙工程師,水手帶著家人快步趕來,虔誠的雙膝跪地,親吻起周世顯的鞋面來了。
嘰里咕嚕說了一大堆。
“起來吧!
周世顯將人扶了起來,入了籍就是大明人了,咱大明和關外滿清那伙野蠻人不同,咱不興跪拜之禮。
頭磕的再響有個鳥用,磕頭能感化荷蘭人么?
“好好學漢話,帶好學徒。”
將工匠水手安撫了一番,編入松江水師,又瞧了瞧那兩艘正在修復的戰(zhàn)艦,雖然只有六百多噸的排水量,可建造技藝十分不凡。
叫了一個工程師過來,周世顯期待問道:“能造大船么?”
“尊貴的侯爵大人,恐怕......不行!
造戰(zhàn)艦哪有那么容易,不要說一百多米長的龍骨,用料,工藝都十分考究,就是一個三角帆大明都造不了。
大明的戰(zhàn)艦用的硬帆,笨重,轉(zhuǎn)向困難,西洋戰(zhàn)艦用的是軟帆,靈巧,轉(zhuǎn)向很快。
積弱,全方位的科技落后。
“行吧。”
周世顯勸勉了幾句,那就先從六百噸級的開始造,六艘三桅桿戰(zhàn)艦一起造,預計半年內(nèi)可以完工。
等工匠們積累了足夠的經(jīng)驗再造大船。
六百噸級的三桅桿風帆戰(zhàn)艦,有一個好處,加裝擼,槳是可以在內(nèi)河航行的,近吃水淺,航速快,用于近海作戰(zhàn)也勉強夠用了。
等到這六艘戰(zhàn)艦造好了,海防炮臺也建成了,至少,至少不至于面對荷蘭人的艦隊,連還手也做不到。
太憋屈了!
傍晚,松江提督衙門。
“咳咳!
夏末,秋至,天氣有些陰冷潮濕,周世顯凈了手,不由得發(fā)出幾聲輕咳,不免被幾女埋怨了幾句。
趕緊端上來一碗老參山雞湯補一補。
“還補?”
再補就成藥罐子了。
將參湯推開,又將外頭排著隊等待召見的部屬叫了進來,兩個親兵拿著幾桿火槍步入官衙。
新槍樣品,洛陽造。
如今有了富鐵礦山,隨著一車車鐵礦石運回洛陽,洛陽出產(chǎn)的精鐵質(zhì)量立馬便提升了一個檔次。
這可是洛陽軍工廠造出來的第一款火槍。
這款口徑大約十八毫米,槍長一米五,比穆什克特火繩槍口徑小,重量自然也大大減輕了,全槍重量大約十五斤。
掂了掂分量,輕多了,雖然射程降低了,可非常利于抵肩射擊,也更加適合東方戰(zhàn)場的大量山地戰(zhàn)。
作為一款大明自造的重火槍,洛陽造更加適合東方人使用,這本來就是大明工匠根據(jù)大明士兵的身材,而量身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