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到了鳳威軍第七個步兵營展開,在重步兵掩護(hù)下,列成了兩排橫隊,順軍已經(jīng)徹底崩潰了。
對一只主要由舊明軍,叛軍,山賊,馬匪組成的軍隊來說,這樣的戰(zhàn)斗太殘忍了,這樣的傷亡無法承受。
崩潰,洛陽東郊多達(dá)六萬順軍全線崩潰,潰兵如潮水一般,向著敞開的洛陽城涌去,攔不住。
人擠人,人挨人,連滾帶爬的順軍潰兵很快將城門堵死了。
前頭是槍林彈雨,炮火密集,后頭是擠成一團(tuán)的潰兵,互相踩踏,推搡著,想要逃回洛陽城。
可越是想逃,就誰也逃不掉。
“完了!
李錦呆呆站著,他前后左右全是潰兵,這時候才日上三竿,別說堅守三天了,他連一上午都沒撐住。
潰兵如退潮一般洶涌,可怕的混亂如瘟疫一般在二十萬順軍中蔓延著,甚至蔓延到了南郊,高一功的部隊去了。
南郊高一功還在猛攻。
“全完了。”
大冬天,李錦好似被澆了一盆涼水,從頭到腳涼透了,他再怎么也想不到,他五六萬兵馬連一上午都撐不。
東郊陣地崩盤了。
他沒守住,他成為了大順的罪人,等到鳳威軍收拾了他,向著南邊壓過去......正在和孫傳庭,李巖激戰(zhàn)的高一功所部也要完了。
這便是決戰(zhàn),一個點被突破了,崩潰了,就會全線動搖。
從李錦抽搐的嘴角,憋出了兩個字:“搖旗!
他能在歷史上留下一筆,自然不是等閑人物,他也留了后手,李自成把大順軍一半的家底交給他了。
大順三堵墻,總兵力大約四萬。
李錦手中握著兩萬,就在不遠(yuǎn)處,洛陽城墻的東北角藏著呢,借著城墻的掩護(hù)形成了視覺上的死角。
這兩萬騎兵還沒有暴露。
這本來是李錦的總預(yù)備隊,留著決勝的時候沖陣用,可萬萬沒想到一開戰(zhàn)就用上了。
“搖旗!”
全線崩盤他別無選擇,只能讓三堵墻,讓大順的精華力量去拼,希望能夠扭轉(zhuǎn)敗局。
何為三堵墻?
就是一個重裝騎兵軍,沖起來排成三列,前排用騎兵槍,長兵器,后兩排用短柄大砍刀。
說是重裝騎兵也不算,三堵墻的裝備比八旗差一些,可又比輕騎兵甲胄厚一些,算是大明特色的中型騎兵,兼具機(jī)動性和沖擊力。
鎖子甲外頭套一層棉甲,這是當(dāng)年大明邊軍騎兵的配備,其實就是大明九邊騎兵的戰(zhàn)術(shù),被李自成學(xué)會了。
李錦咬了咬牙,嘶吼道:“放響箭。”
一枚響箭沖天而起,不久,大地隨之震顫起來。
十里外,鳳威軍帥營。
“哈哈!”
李遷一拍大腿,跳了起來,發(fā)出一聲輕笑:“來了。”
周世顯舉著千里鏡,眼睛瞇了起來,瞧著從洛陽城西北方,城墻后頭的視覺死角里,大批身穿藍(lán)色軍服的騎兵,如潮水一般涌來。
“三堵墻來了。”
一個個參謀軍官舉起千里鏡,看了過去,指指點點的。
等的就是三堵墻!
周世顯微微一笑,順軍打急了,要拼命了,終于把老本也拿出來了,順朝總兵力五十萬,他并未放在眼中。
只有三堵墻還能看一看,
兩萬精騎滾滾而來,在曠野間馳騁著,形成了一片藍(lán)色的海洋,直插鳳威軍前線作戰(zhàn)的一個步兵旅團(tuán)。
隨著大地震顫,三堵墻開始加速,在加速中熟練的逐漸向兩翼展開,形成了一個攻擊弧形陣。
第一排披雙層甲,持騎兵槍,后兩排手持大刀,清一色的短柄大砍刀,在日光照耀下閃爍著寒光。
有點看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