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廣寧現(xiàn)在的局勢,是一定要留下人手的。
如果不是阿敏的人,那就會是其他人,現(xiàn)在大汗既然已經(jīng)指定阿敏抽調(diào)漢人阿哈,那其他旗主自然不介意推一把。
心下明了的阿敏,干脆也不反對了,咬牙道:“臣遵旨!”
說完后,也不等皇太極回話, 一甩袍袖徑直出了正廳。
“此次出兵,雖然我們暫時失利了,但我們的根基還在,無非就是損失了一些糧草,不過朝鮮那邊的糧食應(yīng)該也在路上了!待我們重整旗鼓,諸位再隨本汗征戰(zhàn)!”
“諸貝勒,都下去準(zhǔn)備吧!
“嗻!”
諸位旗主再次應(yīng)道。
“大貝勒,奧巴臺吉和蒙古諸部臺吉留下!
皇太極又吩咐了一句。
等其他幾位旗主離開后,皇太極這才說起蒙古諸部的事兒。
“土謝圖汗,諸位臺吉,本汗知道你們擔(dān)心翁吉拉特、扎魯特和哈喇慎等部,對你們的威脅,但本汗可以保證,如果他們膽敢對你們動手,我大金一定會出兵相助!
聽到皇太極的保證,奧巴和諸位臺吉也算是稍稍放下心來。
皇太極此人雖是繼位沒有多長時間,但信譽(yù)向來很好,這些人也不擔(dān)心對方是在欺騙自己。
“大汗,諸部皆是大金的臣屬,隨大汗征戰(zhàn)本是我等應(yīng)該做的,但此次出兵,非但沒有獲得什么戰(zhàn)利品,反而是讓兒郎們碾轉(zhuǎn)千里,您看……”
奧巴似是有些為難的對皇太極說道。
此話一出,無論是皇太極還是代善,兩人皆是怒火升騰。
用眼神阻止了代善,皇太極面上掛笑,環(huán)顧一眼廳內(nèi)的諸部首領(lǐng),笑著說道:“土謝圖汗說得不錯,諸部隨本汗出征,也算是辛苦了,等本汗回到盛京,自有賞賜頒下!
“謝大汗!”
一眾蒙古臺吉包括奧巴在內(nèi),皆是單膝跪地,以手撫胸,垂首對皇太極施禮。
“好了,諸臺吉和貝勒都免禮吧,各部自去準(zhǔn)備,明日返回本部大營!
“謹(jǐn)遵大汗諭旨!”
眾人應(yīng)了一聲,緩緩?fù)顺稣龔d。
等他們都離開后,代善猛地將手里的茶盞摔在了地上。
“混賬!”
代善怒聲道。
皇太極也是氣憤不已,但和代善不一樣, 他沒有表現(xiàn)出自己的憤怒,反而對代善勸慰道:“二哥,你也別生氣,這些蒙古人不是向來如此嗎?”
“哼!”
代善冷哼一聲,顯然還是對奧巴的行為感到不滿。
皇太極搖搖頭,繼續(xù)道:“二哥,還是說說回到盛京之后的事吧。”
“回到盛京之后還有什么事?”
代善有些不解的問道。
皇太極親自為其重新斟了一杯茶,對門口的遏必隆使了個眼神。
后者會意,走出房間,關(guān)上了房門。
待正廳里就剩兄弟兩人,皇太極這才低聲說道:“二哥,自去年寧錦之戰(zhàn),我大金對明國一直沒有占到任何優(yōu)勢,此次勞師遠(yuǎn)征,更是沒有任何的斬獲,回到盛京,恐會引起某些人的不滿!
皇太極這次將自己的姿態(tài)擺的很低,壓根就不是以大汗的身份在和代善說話。
后者心里自然也清楚,但他需要皇太極親自開口向其求助。
而且,空口白牙絕對不行。
他看了眼皇太極,笑道:“大汗多慮了,勝敗乃兵家常事,更何況這次也沒敗不是嗎?”
皇太極對自己這個二哥,那是再了解不過了,聞言就知道,對方這是在向自己提條件呢。
不過,他現(xiàn)在卻是不想答應(yīng)對方任何的要求。
皇太極笑道:“二哥說的有理!
“明日就要返回盛京,本汗就不耽擱二哥整頓兵馬了!
代善聽他這么說,也是笑道:“大汗,那臣就先告退了!
等其走后,皇太極又是冷哼一聲:“哼!出來吧!
范文程從屏風(fēng)后邊走了出來,打了個千兒道:“大汗!
“都聽到了?”
皇太極的語氣中滿是寒意。
范文程垂首,低聲道:“大汗,奴才都聽見了!
“說說,本汗該怎么辦?”
經(jīng)歷了這么多次失利,皇太極急需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
“大汗,奴才還是之前的意見,拉攏諸位小貝勒,抗衡另外三大貝勒!
范文程回道。
“嗯,你說的有道理,還有嗎?”
“大汗,還有就是換旗的事兒,還得繼續(xù)進(jìn)行!
范文程話音一落,皇太極就皺起了眉頭。
不等其開口相問,范文程就繼續(xù)道:“大汗,我大金尚黃,黃色本就是大汗才能使用的顏色,就像當(dāng)初的老汗,兩黃旗應(yīng)該是大汗親領(lǐng)!
“現(xiàn)在您才是大金大汗,兩黃旗自然也應(yīng)該是您親領(lǐng)才是!
皇太極皺眉問道:“你剛才不是還說讓本汗拉攏諸位小貝勒嗎?這個時候提出換旗,恐怕會徹底得罪多鐸和多爾袞兄弟吧?”
“大汗,只是換顏色,想必十四爺和十五爺不會拒絕的!
“那換旗還有什么意義?”
“正統(tǒng)名分!
范文程吐出四個字。
“好,就這么辦,等回到盛京,本汗就和十四弟、十五弟說這件事!
……
第二天一大早,建奴各旗在各自旗主、參領(lǐng)的組織下,開始拔營。
雖是撤軍,但建奴的軍陣并沒有任何的亂象,這足以證明建奴并沒有承受較大的損失。
他們這邊撤軍的消息,自然瞞不過大明這邊。
得知建奴開始撤軍,義州的曹變蛟、趙率教等人總算是松了口氣。
沒有耽擱,曹變蛟和拱兔立即統(tǒng)兵返回錦州。
回到錦州的當(dāng)天,曹變蛟就上書朱由檢,向其秉奏錦州的軍情,同時提請返京之事。
雖然他統(tǒng)領(lǐng)的左右虎賁衛(wèi)乃是上直親軍,但無詔也不能擅自回京。
想要返回京城,還需要皇帝下旨才行。
不只是左右虎賁衛(wèi),就是哲布尼、卜言他們的去向,也得需要皇帝下旨。
至于王之臣他們,自然也是歡天喜地。
雖然沒有按照謀劃拿下廣寧,但擋住了建奴的數(shù)萬大軍,這就是大功一件。
一封封的奏報,通過各種途徑送進(jìn)京城。
他們這邊是輕松了,但遼南的劉興祚他們可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