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推開王承恩,親手將方以智扶起來,并未說剛才發(fā)生的事,而是對其問道:“你剛才可是想到了什么?”
“回陛下,臣以為應該是因為距離太遠,電在中途流失了。”
朱由檢也是神情一怔,旋即也反應過來:“有道理,那你打算怎么解決?”
“臣想試試,看是不是可以將幾個電池并聯(lián)起來,用加大電流的方式,看能不能讓固安那邊接到消息!
“那就去做。”
朱由檢說完,閃開身子。
方以智立即命人搬來了幾塊電池,用麻絲銅線將幾塊電池給并聯(lián)了起來。
一切都準備好后,方以智再次坐到了桌案前。
深吸一口氣,方以智再次按動了機括。
固安。
“動了!動了!”
報務員驚呼出聲。
“記錄!”
李邦華沉聲命令道。
報務員快速用紙筆,開始記錄。
按照編碼本,銅鈴一響就是一個點,不響的時候就是一劃,信息的傳遞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
直到銅鈴徹底的不再響起,報務員這才起身,將手里的紙張遞給了李邦華。
李邦華擺手道:“快點轉換成文字。”
“是,部堂!
片刻后,譯電員激動地抬起頭,將譯好的電文重新呈給李邦華:“部堂。”
李邦華接過后,看到上面的大明永昌,陛下萬年八個字,面色也舒緩下來,抬頭對報務員問道:“準確嗎?”
“準確無誤!
“發(fā)回去,告訴……”
“鐺!”
李邦華的話還未說完,銅鈴再次響起,這是又有信息需要傳遞的信號。
報務員迅速坐到了椅子上,再次開始了記錄。
片刻后,另一份電文被呈遞給了李邦華。
“部堂,京城那邊說讓我們將四塊電池并聯(lián),加大電流,方能保證消息的傳遞!
李邦華點頭道:“按他們說得做!
“是,部堂!
很快,固安這邊又將方以智第一次發(fā)的電文,一字不動的發(fā)了回去。
等京城這邊的方以智將編碼轉換成文字后,長長的舒了口氣 。
將電文雙手呈遞給朱由檢,方以智一臉興奮道:“陛下,這是固安發(fā)回的電報!
朱由檢接過后,問道:“準確嗎?”
“準確!
“好!”
“看來這是成了!
“臣等為大明賀,為陛下賀!”
群臣也聽明白了,齊齊對朱由檢躬身致賀。
“諸卿免禮!
“今晚,朕在皇極殿設宴,五品以上官員, 盡皆入宮赴宴!
“臣等謝陛下!
“好了,既然已經(jīng)成了,那諸卿就先去處理政務吧!
“對了,宋應星宋卿留下!
“臣等告退!
等群臣離開后,原本還滿臉含笑的朱由檢,神色當即變得嚴肅起來。
“宋卿,立即命人去查看沿途的電線,看是被電流擊穿。”
加大電流,很有可能會擊穿電線的絕緣層,這個基本常識,朱由檢還是知道的。
宋應星和方以智他們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聞言忙是下去安排。
等宋應星離開后,朱由檢又對方以智道:“方卿,科學院那邊也有一條線路吧?”
“你回去后,立即測試,看看一塊電池最多可以發(fā)送多遠,也要測測電線能夠承載多大的電流。”
方以智同樣面色嚴肅道:“臣遵旨!
答應下來后,方以智又對朱由檢問道:“敢問陛下,這……”
“陛下,臣剛才親自去看了,電流果然擊穿了電線外面的桐油麻絲!
方以智的話剛說了一半,宋應星就回來了。
朱由檢眉頭一緊。
方以智試探性問道:“要不換上大漆包裹的電線?”
宋應星搖頭道:“大漆電線的成本太高,且大漆的產量有限,如果朝廷要在整個大明鋪設電報的話,只能用桐油麻絲!
“況且,大漆電線的效用和桐油麻絲差不多,這一點,本官一緊試過了!
方以智聽后,眉頭皺的更深了。
就在宋應星和方以智、王徵等人皆不知該怎么解決的時候,朱由檢忽然開口了:“既然電流傳遞不遠,那我等可否不必強求一蹴而就?就像驛傳,不也是是換人換馬,一站一站地將文書傳遞下去嗎?”
“朕的想法是,是不是可以在電報線路中途,每隔一段距離,便設立一個中繼站。”
“中繼站內,設立電報機,前方線路傳來的信號,由本站接收員識別并記錄下電文,然后,再由本站的發(fā)報員,使用本站的電源,將同樣的電文,重新發(fā)送給下一個中繼站,如此接力傳遞,直至終點!
“如此一來,每一段線路只需保證信號能清晰傳遞至下一個中繼站即可,無需擔憂長途傳輸導致的衰減!
“另外,一些需要發(fā)送給多個地方的旨意或者是政令,也可以通過中繼站,向多個目的地轉發(fā)!
話音落下,文昭閣內先是一靜,隨即眾人皆是眼前一亮。
“妙!陛下此策化繁為簡,分段負責,接力傳遞,如此,則長距離傳輸之最大難題,迎刃而解矣,甚妙!”
宋應星首先擊掌贊嘆。
方以智更是激動地一拍額頭:“是臣愚鈍,只想著如何增強電流、減少損耗,卻未曾想到如此巧妙的接力之法,陛下圣明!”
“如此一來,不僅解決了因電流衰減造成的信息傳遞錯漏,還可以讓中繼站巡視線路,維護線路安全,一舉多得!
王徵等人亦是交口稱贊,臉上愁容盡去。
“既然如此,那等李邦華返京,朕就讓兵部準備設立中繼站。”
“中繼站的位置、間距,由兵部和科學院一起商議!
“臣等遵旨!”
眾人齊聲領命。
……
當天下午,李邦華返京后, 也知道了朱由檢的安排,顧不上回家,當即馬不停蹄的來到了科學院。
“李部堂,你這也太急了,科學院這邊還要試測距離和安全電流范圍,等著一切都有了確實的數(shù)據(jù)后,才能確定中繼站之間的間距!
宋應星看到風塵仆仆的李邦華,一臉苦笑。
李邦華卻是捋須道:“無妨,本官和你們一起試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