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借也借了,給也給了,就當是給咱們?nèi)蘸笤诮恢喊采砹⒚蠕亗路!
走到正堂那面巨大的輿圖前,張慶臻目光銳利道:“現(xiàn)在該談談正事了,本官當初和鄭芝鳳商議,雙方要在四月初一,同時對鄭氏發(fā)起進攻,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各營要盡快做好準備!
張世澤聞言,面色嚴肅道:“大帥,相比紅河附近,越往南,地形就越是復雜,大軍南下還是要小心一些!
張慶臻點頭道:“你說的,本官清楚!
“所以,本官的意思是,此戰(zhàn)由你領倭營,并兩家土兵營充任大軍先鋒!
“下官遵命!”
張世澤躬身一揖,鄭重應道。
兩人都清楚,交趾這地方,從北方來的京營將士很難適應。
只有倭人和廣西土兵,才能在適應這里的地形和氣候。
尤其是廣西那些土兵,甚至可以和那些安南人無障礙交流。
讓他們充任先鋒,才能盡可能的減少大軍非戰(zhàn)斗損失。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京城,朱由檢看著面前的大家伙,臉上滿是笑意。
右手放在眼前這臺龐大,而粗獷的機械怪獸上,朱由檢轉頭對身后的王徵問道:“王卿,試過了嗎?效果怎么樣?”
王徵的神色也很是激動,拱手回道:“回陛下,臣等已反復試過多次,此機械雖尚顯笨重,操作亦需熟手,但其力大無窮,遠超牛馬,最多可以掛載八個犁頭,在京城這邊的土地上,一日可深耕土地七到八畝!
“此物除了可以耕地之外,還可以更換其他器具,用以拖拽重物、平整地面等效果都不錯。”
“七到八畝!”
朱由檢的眼睛瞬間亮了。
這個效率,在這個時代,簡直是顛覆性的,要知道,一頭壯牛配上一名好把式,一天能深耕兩三畝已是極限。
這意味著眼前這臺拖拉機,效率是畜力的三倍以上。
雖然隨著漠南蒙古部落的歸附,大明現(xiàn)在的耕牛數(shù)量不菲,但效率相比拖拉機還是差了些。
如果能夠?qū)⑦@種拖拉機推而廣之的話,那大明能夠利用的土地會越來越多,能夠產(chǎn)出的糧食也會越來越多。
朱由檢圍著這臺世界上第一臺拖拉機轉了一圈,仔細審視著每一個部件。
巨大的飛輪、復雜的連桿、粗大的蒸汽管道、控制閥門的杠桿,尤其是那巨大的,全金屬的四個輪子,無一不在展現(xiàn)著無與倫比的機械之美。
“好,好,好,王卿與科學院諸公,果然是功莫大焉!”
朱由檢此時的心情很是不錯。
作為一個從后世過來的人,他可是太知道科技對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了。
后世的大佬美,為什么可以成為主要糧食出口國?
憑借的不就是廣袤的國土,以及先進的農(nóng)業(yè)科技嗎?
現(xiàn)在的大明并不缺少土地,缺的就是可以耕作的人。
尤其是遼東,那可是鼎鼎有名的黑土地,如果全部開發(fā)出來,那里產(chǎn)出的糧食, 足以養(yǎng)活現(xiàn)在大明一半的人口。(高產(chǎn)種子、化肥還沒有,如果有這些東西的話,遼東那地方產(chǎn)出的糧食,甚至可以養(yǎng)活整個大明的人口)
“有了此物,我大明對遼東,及各地的掌控,將會再上一個臺階!
朱由檢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向王徵和一眾參與研制的工匠、學士們。
“遼東!諸卿,朕心心念念者,遼東也!”
朱由檢環(huán)顧一眼眾人,提高了嗓音道:“遼東沃野千里,經(jīng)建虜蹂躪,人口凋敝,百廢待興,欲復遼東元氣,穩(wěn)固邊疆,非有大力開墾、廣積糧秣不可!然人力畜力匱乏,正是此蒸汽車大展宏圖之地!”
朱由檢目光落在宋應星和王徵二人的身上,繼續(xù)道:“朕以為,科學院當于京師近郊,擇一開闊穩(wěn)妥之地,設立工坊,專司此蒸汽車及其配套耕作、牽引器具之制造!
“兩位卿家可以遴選合適人手,總覽其事!
和一臉興奮地朱由檢不一樣,王徵聽說要將這些東西應用到遼東,頓覺壓力巨大。
“陛下,這……這蒸汽車尚不成熟,耗煤甚巨,操作繁復,易生故障,需專門工匠隨行維護,如果朝廷想要將之全面推廣開來的話,恐怕需要的維護工匠,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數(shù)字!
“且,如果蒸汽機的許多部件,都需要時常更換,遼東那邊……”
“困難都是暫時的!”
朱由檢笑呵呵的打斷了王徵的話,出言勸慰道:“王卿,你剛才所說的問題, 我們完全可以一點點的解決嘛!
“就好比卿剛才所說的耗煤,這玩意兒遼東多的是,命當?shù)赜兴緦さV開采就是了!
“操作繁復,那就培養(yǎng)專門的操作人手,易生故障,那就培養(yǎng)維修的工匠,壞了便修,先造,先用起來,卿等再根據(jù)出現(xiàn)的問題,一點點的進行改進!
“卿等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科學的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一點,朕很清楚!
聽朱由檢這么說,無論是宋應星、王徵還是那些學士、學子,亦或是工匠們,皆是松了口氣。
用手拍了拍那紅色的巨大車輪,朱由檢又道:“工坊所需一切物料、人工、錢糧,由內(nèi)帑與工部撥付,優(yōu)先保障,所需工匠,盡可征募,待遇從優(yōu)!”
“總之,工坊那邊要錢給錢,要人……你們自己想辦法!
大明現(xiàn)在的能工巧匠,幾乎都在科學院,或是各工坊,朱由檢手里也沒人,人手方面的問題,只能是靠他們自己了。
王徵看了眼宋應星,見對方點頭,深吸一口氣,對朱由檢拱手道:“臣定不負陛下所托,最晚在崇禎七年年底前,將工坊建立起來!
朱由檢重重的拍了拍王徵的肩膀,笑道:“朕信得過王卿。”
抬頭看向其他人,朱由檢繼續(xù)道:“還有諸位,朕都信得過!
“稍后,宋卿和王卿將有功之人的名單整理一下,送進宮里,朕會好生賞賜諸卿!
“臣等謝陛下!”
眾人齊聲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