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在安南封建藩王,那干脆就在當(dāng)?shù)胤龀制鸪汕先f的漢人地主好了。
這些地主、士紳去了之后,不說為了大明,或是為了皇帝,就是為他們自己,那也得拼死清剿安南的反抗勢力。
大明的這些地主士紳們,平日里或許會把之乎者也掛在嘴上,但一旦涉及自己的利益,那就會化身餓狼。
你們安南的民間反對力量,不是很強(qiáng)嗎?
那就讓這些人去對付安南地方豪強(qiáng)。
朝廷再遣一員大將坐鎮(zhèn),效仿當(dāng)初的云南沐家。
學(xué)習(xí)張輔,將其國內(nèi)能工巧匠,全部遷移到大明。
在各地開設(shè)學(xué)堂,傳播華夏文化,允許安南人參加科舉,入朝為官。
如此一來,頂多百年,安南就會徹底的融入大明。
將來就算是發(fā)生天崩之事,安南也不會輕易脫離中原。
對朱由檢這個想法,郭允厚卻是有些不同意見。
“陛下,安南畢竟不是中原地界,就算是朝廷愿意將土地發(fā)賣,恐怕也會應(yīng)者了了!
朱由檢面色有些凝重道:“我大明最近幾年,旱情愈發(fā)嚴(yán)重,陜西等地甚至顆粒無收,糧食問題短時間內(nèi),恐難以解決!
“朝廷和民間,每年都需要從海外采買大量糧食。”
“安南和占城就是大明主要的糧食來源之一,當(dāng)?shù)厥考澾@兩年可是沒少從大明賺取銀子。”
“另外,安南之地除了適合種植水稻外,還極為適宜種植甘蔗,甘蔗可以用來產(chǎn)糖,收益可是極為可觀的。”
“再者,就算是無人愿意購買安南土地,朕可以將之賞賜給諸卿,以及軍中的將士們!
聽到朱由檢后面這句話,殿內(nèi)許多人皆是眼睛一亮。
朱由檢用一種似是說笑般的語氣,看向溫體仁道:“就好比首輔,這些年輔政有功,勞心勞力,朕看賜你萬頃土地也不是不可以!
“卿雖是不能親自前去打理,但完全可以遣族中子弟前往嘛,將來也是個進(jìn)項。”
溫體仁聞言,趕緊躬身自謙:“都是為人臣子的本分,臣不敢居功!
朱由檢擺了擺手道:“朕就是舉個例子,首輔這是當(dāng)真了?”
溫體仁頓時鬧了個大紅臉。
那些武將也都大笑起來、
文臣們也都憋得臉色漲紅。
誰知,朱由檢卻是面色一肅道:“首輔,朕金口玉言,待朝廷平定安南,賜你安南膏腴之地五千頃!
“嘎!”
那些剛才還在大笑不已的武勛們,笑聲戛然而止。
所有人全都一臉震驚的看著朱由檢。
這可是五千頃土地,一般的地主士紳,可是沒有這么多土地的。
朱由檢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繼續(xù)道:“除了首輔,其余卿等也盡皆有賞賜加身!
這就是陽謀了,用土地和利益,將朝中重臣綁上朝廷的戰(zhàn)車,到時候恐怕就不會出現(xiàn)三楊“勸”宣宗放棄安南的舊事了。
殿內(nèi)群臣的想法,在朱由檢說完這番話后,也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轉(zhuǎn)變。
朱由檢的目光,落在似是欲言又止的武勛們身上,笑道:“不只是文官,你等武將,自然也都少不了。”
“臣等謝陛下!”
老成持重的張維賢,率先對朱由檢躬身施禮道。
其余人也都反應(yīng)過來,紛紛起身,對朱由檢拱手謝恩。
朱由檢壓了壓手道:“不忙,諸卿還是先想想,接下來對安南當(dāng)如何用兵吧!
話音未落,張慶臻就再次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臣以為,若對安南用兵,當(dāng)兩廣、福建抽調(diào)當(dāng)?shù)乇R,在歸順、憑祥、思陵設(shè)大營,兵分三路進(jìn)剿安南!
朱由檢沒有表態(tài),而是看向了張維賢。
“英國公,你怎么看?”
張維賢起身,忽的單膝跪在朱由檢面前道:“陛下,臣請旨領(lǐng)兵征討安南!
“哎?老國公,您這可不對,陛下是問你方略呢。”
張慶臻只覺心累,自從當(dāng)初在扶桑接到盧象升的書信后,他就一直在研究該怎么對安南用兵。
前些日子請旨回京后,就一直在等著這次的機(jī)會,沒想到終于把莫敬寬等來后,先是孫繼浚這個狗賊和自己搶,現(xiàn)在英國公竟然也冒了出來。
張維賢并未理他,而是靜靜地看著朱由檢。
朱由檢也看著白發(fā)蒼蒼,身形有些佝僂的張維賢,心里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張維賢祖上,定興王張輔,先后四次征討安南。
安南人的史書上說,大明在安南燒殺劫掠,無惡不作,主使者就是張輔。
但朱由檢卻覺得,此事的真?zhèn)斡写倘,如果明軍真的如安南人史書上所說,那安南絕對不會脫離大明統(tǒng)治。
書歸正傳,當(dāng)初宣宗在三楊的“勸說”下,決定放棄安南之時,張輔曾極力反對,但未能成功。
張維賢主動請戰(zhàn),也是為了圓張輔之憾。
略一思忖,朱由檢開口道:“老國公,此次征討安南,路途遙遠(yuǎn),你又身體不好,就莫要去了!
“陛……”
朱由檢抬手阻止了張維賢接下來的話,繼續(xù)道:“英國公世孫不是在親軍嗎?此戰(zhàn)就讓他去,也算是全了定興王之志!
張維賢雖是有些不甘,但想到自己的身子骨,也只得答應(yīng)下來。
等張維賢退下后,朱由檢轉(zhuǎn)頭看向張慶臻道:“惠安伯,你之前說的方略,朕以為不妥!
“啊?陛下,當(dāng)初世宗皇帝命毛伯溫南征的時候,就是……”
“聽朕說完吧。”
“臣莽撞,請陛下治罪!
張慶臻訥訥回道。
“朕以為,此戰(zhàn)主力當(dāng)用倭人……”
“?”
“嗯?”
……
殿內(nèi)眾人聞言,皆是一臉震驚。
張慶臻的反應(yīng)最快,高聲道:“陛下英明!”
“哦?朕英明在哪里?”
“額……臣……”
張慶臻為了拿到主帥的位置,是連臉都不要了。
張維賢見狀,開口為其轉(zhuǎn)圜道:“陛下此舉著實(shí)英明!
“安南瘴氣遍地,氣候炎熱,就算是兩廣的土兵,有時也會被瘴氣所傷!
“如果能夠用倭人作為主力的話,倒是可以避免我大明兵卒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