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城,本丸,盧象升命人搭建的簡易大帳內(nèi)。
萬煒將手里的指揮棒放下,對面前眾人微微躬身道:“諸位殿下, 陽羨侯、冠軍侯,這就是朝廷對諸藩的初步劃分!
“按照陛下的旨意,具體的情況,還需諸王自行商議,然后呈報宗人府、禮部和兵部!
同樣也是剛剛趕到大阪城的鄭王朱翊鐸,在萬煒說完后,第一個開口道:“本王不管你們怎么分,這筑紫島就是本王的封地!
聞言,河南諸藩倒是沒說什么,畢竟當(dāng)初就是人家鄭王先要的扶桑,他們就是跟在后面喝湯的,現(xiàn)在鄭王點(diǎn)名要筑紫島,他們也不好出言爭搶。
但山東的衡王府和德王府就不愿意了。
憑什么?
筑紫島是扶桑距離大明和朝鮮最近的地方, 往來的商貿(mào)極為的發(fā)達(dá)。
就算是什么都不干,只是向往來的商船收取關(guān)稅,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你鄭王一句話就想要拿在手里?
衡王府朱由棷當(dāng)即站出來反駁道:“鄭王,您這么說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大宗正剛才說可是說了,關(guān)于藩國的劃分,需要諸王共議!
“放肆,誰給你的膽子,敢個本王這么說話?論私,本王是你叔祖,論公,本王是鄭王,你是什么身份?有話讓你父王來和本王說!
朱翊鐸也知道,這個時候是萬萬不可示弱的,不然筑紫島可就真的和自己沒關(guān)系了。
而朱由棷呢?
被朱翊鐸這么一番搶白,臉色瞬間漲紅。
“父王他老人家進(jìn)來身體不適,已經(jīng)向朝廷上表,任孫臣為衡王府世子,自然可以代表衡王府!
“至于鄭王說的輩分問題,現(xiàn)在是在討論公事,家禮還是先放一放吧!
朱肅溱輕咳一聲,出言贊同道:“咳咳,不錯,本王也以為,暫時將家禮放一放!
他的輩分也就和潞王朱常淓一樣,對上朱翊鐸和朱聿鍵這樣比自己高一輩的,實(shí)在是有些吃虧,自然要站出來支持朱由棷。
朱肅溱一站出來,潞王、德王世子、崇王世子朱由樻(gui)也都紛紛開口支持。
朱翊鐸和朱聿鍵兩人見狀,也只得認(rèn)了。
不過,朱翊鐸卻是并不打算再和朱由棷爭辯,而是看向了大宗正萬煒。
那意思也很簡單,當(dāng)初陛下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本王,將筑紫島劃給鄭藩當(dāng)封地,現(xiàn)在你是欽差,你看著辦吧。
萬煒也很頭疼,他是沒打算這么早就下場的,但現(xiàn)在被朱翊鐸架起來了,只得提前下場了。
“此事,陛下倒是說過,當(dāng)初就是鄭王殿下先要求移藩筑紫島的,臣以為不妨就將筑紫島分給鄭王!
“但是,朝廷需要將鹿兒島,以及周邊一百里劃為鹿兒島都司,由兵部直管。(改一下,我高估了小日子的國土面積了,周邊五百里,都出了筑紫島范圍了。)”
朱翊鐸聽后,在輿圖上仔細(xì)的看了看,點(diǎn)頭應(yīng)道:“好,就按大宗正說得辦!
對朱翊鐸來說,朝廷在鹿兒島設(shè)立都司,對他的威脅不是很大,反正他沒想著再來一出奉天靖難。
同樣的,他也不擔(dān)心朝廷會對自己動手,大明立國近三百年,就沒有無故處置藩王的先例。
嗯,除了建文君那個半邊兒。
眼見萬煒都這么說了,其他藩王也不好再爭搶,只得將目光放在其他地方。
“南海道,我潞藩要了!
潞王朱常淓不想和其他藩國有什么牽絆,直接開口就要走了孤懸海外的四國島。
對此,其他藩王也沒有什么意見。
反正上面八成的土地都是山地,也養(yǎng)活不了多少百姓。
兵部職方司員外郎霍文博,見眾人都沒什么意見,忽的開口道:“潞王殿下,您要南海道沒有問題,但是淡路國必須交給山陽道!
“憑什么?”
朱常淓聞言,當(dāng)即不干了。
淡路國乃是南海道連接畿內(nèi)的重要海上樞紐,如果淡路國被山陽道拿走,那自己的潞王國想要和畿內(nèi)聯(lián)系,就必須看別人臉色,他豈能輕易放手?
而霍文博的話,讓其他藩王也都反應(yīng)過來,忙是看向了輿圖。
朱聿鍵開口道:“不錯,淡路國必須給山陽道。”
“南海道北邊是瀨戶內(nèi)海,西邊是豐予海峽,東邊是鳴門海峽,如果將來潞王將兩側(cè)的海峽一封鎖,那山陽道就被困在了里面,對山陽道不利!
朱常淓皺眉道:“大家都是大明藩國,都是太祖皇帝子孫,本王豈能干出這等事?”
朱聿鍵卻是鄭重道:“潞王,你我的藩國不是一代兩代的事兒,是要傳之子孫,綿延萬世的,有些事還是現(xiàn)在就商定好方才穩(wěn)妥!
盧象升看了雙方一眼,開口道:“臣代表五府,支持舞陽王和兵部的意見!
萬煒:“宗人府支持兵部的意見。”
見狀,朱常淓也只得捏著鼻子認(rèn)了。
但旋即,他又提出了另一個條件。
“淡路國可以給山陽道,但畿內(nèi)以南的八個郡,必須也給本王!
“不行,如果將畿內(nèi)以南的八個郡都劃給殿下的話,那淡路國就成了雞肋!
依舊是霍文博。
朱常淓看向霍文博的眼神有些不善起來。
但霍文博卻是沒有任何懼意。
他是大明的官兒,又不是潞王國的官兒。
盧象升站在輿圖前,轉(zhuǎn)身對霍文博問道:“兵部是什么意見?”
“陽羨侯,下官屬意將畿南八郡連同長島藩以西,畿內(nèi)以東的土地,補(bǔ)償給東山道。”
“東山道,德王府要了!
霍文博的話音一落,德王世子朱由樞就大聲喊了一句。
一聽要將畿南、畿西兩地全部補(bǔ)償給東山道,朱由樞就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東山道的價值。
朱聿鍵這個時候也顧不上什么矜持了,緊接著喊道:“那我唐藩就封在山陽道吧。,”
周王世子朱恭枵一看,也忙是開口道:“那我周藩就定在山陰道!
接下來,也就是排排坐,吃果果了。
最后按照諸王商定的結(jié)果。
筑紫島歸了鄭王。
南海道(四國)歸了潞王。
山陽道歸了唐王、山陰道歸了周王。
東海道則是被德王府拿走了。
東山道成了衡王的封地。
北陸道被崇王府拿走。
至此,大明諸藩算是徹底的將扶桑給瓜分了。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看如何對東山、北陸、東海三道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