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衙門正堂。
瓦維斯和島津光久兩人,被幾名錦衣校尉給帶了上來。
“陛下,此二人就是此次侵犯淮安府的首惡!
為首的錦衣衛(wèi)百戶龔琳,躬身對朱由檢秉奏道。
朱由檢擺了擺手,示意對方退下。
目光落在瓦維斯的身上。
這個瓦維斯,此時也學乖了,用不知從哪里學來的跪拜禮,恭敬的對朱由檢施禮道:“葡萄牙海軍遠東艦隊指揮官,上校瓦維斯,參見大明皇帝陛下。”
朱由檢眉頭一挑,他也沒想到,這個時代歐洲就有上校這玩意兒了。
看了他一眼,朱由檢又看向了島津光久。
島津光久還是個十多歲的孩子,一開始還還有些驕橫,在錦衣衛(wèi)手里呆了幾天,也老實了許多,學著瓦維斯,對朱由檢四叩首,嘴里嘰哩哇啦的,也不知在說些什么。
“島津光久?”
朱由檢現在對扶桑的興趣,顯然要比葡萄牙大得多。
說到底,無論是葡萄牙還是西班牙,距離大明終究是太過遙遠了。
且,他們所謂的無敵艦隊,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已經在和英國人的戰(zhàn)爭中,被徹底的擊潰。
威脅性遠不如就近的扶桑來的大。
尤其是,扶桑距離大明更近,根本用不著遠征。
這個島津光久家族所在的薩摩藩,正好有事距離大明最近的九州西岸。
或許這地方,可以成為大明經略扶桑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
島津光久聽完通譯的翻譯,恭敬垂首道:“扶桑國薩摩藩繼承人島津光久,參見大明皇帝陛下!
朱由檢微微頷首,開口問道:“現在的扶桑,應該是德川家的幕府掌權吧?德川家康還活著嗎?”
他這番話一出口,島津光久的臉色當即就變了。
他沒想到,遠在海對面的大明皇帝,竟然知道扶桑國內的情況。
雖是震驚,但島津光久還是雙手放在膝蓋上,垂首回道:“啟奏大明皇帝陛下,征夷大將軍在十五年前,于大阪夏之陣中一舉殲滅豐臣氏,繼而掌控扶桑!
“至于征夷大將軍,已于十四年前病逝,現任征夷大將軍,是德川家光,家康三子秀晉位大御所!
朱由檢有些意外,他還以為德川家康還活著呢。
“這個德川家光和德川秀忠是什么關系?”
朱由檢繼續(xù)追問道。
島津光久再次回道:“回大皇帝陛下,大御所乃大將軍的父親!
他這么說,朱由檢就明白了。
這三個人是一脈相承的關系,德川家康是德川秀忠的父親,在德川家康死后,德川秀忠繼承了他的政治遺產,成為新的征夷大將軍,總領幕府,掌控整個扶桑。
而德川家光是德川秀忠的兒子,也就是德川家康的孫子,現在的第三任征夷大將軍。
至于德川秀忠,則是成為了大御所,用中原的話來說就是太上皇。
小日子這該死的名字,孫子和爺爺就差一個字兒。
朱由檢也沒功夫,去縷清他們這種狗屁倒灶的關系,而是問起了另一個問題。
“九州島現在有多少大名?哪一家實力最強?”
島津光久有些自傲道:“九州十五家大名,以我島津家實力最強,領薩摩、肥前、日向、大隅四國!
“十五家大名,島津家族!
朱由檢輕輕嘀咕了一句。
“好了,你先退下吧,朕看你年紀和朕差不多,朕過兩日會再召見你,和你再聊聊扶桑的情況!
“外臣告退。”
聽到朱由檢這么說,島津光久也終于放下心來,自己至少是不會被殺死了。
等島津光久被帶下去后,朱由檢又看向了瓦維斯。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瓦維斯愿為您征戰(zhàn)九州。”
瓦維斯這話一出口,包括朱由檢在內,堂內所有人都面露驚奇之色。
“誰說朕要征討扶桑的?”
“皇帝陛下如此關心九州的情況,難道不是要占領九州嗎?”
“大明要將國內諸王封到扶桑,并對扶桑用兵,已經傳遍了整個九州島,甚至江戶的幕府都聽說了。”
這話一出,朱由檢的臉色瞬間就陰沉了下來。
他沒想到,這個消息竟然這么快就被倭人知道了。
不過,想想也是,大明這兩年的宗藩改革,并沒怎么保密,移藩的事也早就傳遍了大明,倭人獲知這個消息,也并不困難。
“你想為朕征討扶桑?你覺得大明需要你嗎?”
“需要,需要,遠東艦隊對九州附近的海域很是熟悉,他們的鐵炮(火繩槍)就是我們幫他們制造的,兵卒也是我們幫他們訓練的!
瓦維斯趕緊解釋道。
他是真擔心自己會被大明處死。
朱由檢看了堂內的幾人一眼,接著問道:“那你想要什么?”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我只想在戰(zhàn)后能夠在大明居住,如果能夠獲得一個大明的爵位,那就更好了!
瓦維斯一臉討好的對朱由檢懇求道。
朱由檢沒有回答他,而是對張維賢問道:“英國公,你怎么看?”
張維賢先是看了眼跪在那里的瓦維斯,然后對朱由檢拱手道:“陛下,既然瓦維斯想要成為我大明的臣子,不妨答應他!
朱由檢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半晌后長才開口道:“好,朕答應了。”
“瓦維斯多謝大……!
“慢!我大明有祖制,非軍功不得封爵,如果你不能立下戰(zhàn)功的話,那爵位的事就別想了!
“當然,如果你能為大明立下戰(zhàn)功,朕也不會吝嗇賞賜,伯爵、侯爵,甚至是公爵,都有希望!
“據朕所知,你們葡萄牙的國王,也不過就是王爵吧?”
“羅馬帝國的皇帝頭銜, 還輪不到你們葡萄牙去繼承!
“這樣的王爵,我大明有幾十個。”
“好生去做吧,日后說不定你也能得到一個王爵, 裂土封疆!
朱由檢這話就純是畫餅了。
大明從立國開始,就沒有異興封王的先例,更不要說是一個葡萄牙人了。
當然,如果是在大明之外的話,倒是有這個可能。
就像是額哲的淮王,土默特的順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