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家,唐小九每日吃飯都是要專人伺候。
而且他嘴巴叼,尋常的食物都入不了嘴,每日都要唐夫人好生哄著才肯吃幾口飯。
他的私人廚子也是換了一波又一波。
沒有長久過。
再加上唐小九身上余毒未清,不能胡吃海喝,更不能亂吃,只能吃固定的幾樣菜。
不然就會上吐下瀉。
整個人會虛脫。
如此,一日復(fù)一日,幾樣單調(diào)的菜色,正常的人都會受不了,更何況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唐小九。
這樣導(dǎo)致他的脾性被養(yǎng)的更加暴躁,每日用膳都會是一場災(zāi)難。
馬車上,就是帶了唐府做了的吃食,眼看著快過了飯點,古嬤嬤就想著將吃食送進來,免得唐小九餓了。
哪知道剛一進門,就看到唐小九左一口兔肉,右一口不知名的果子。
嚇得古嬤嬤心膽俱裂!
她雙腿虛軟,立即沖過來,敢怒不敢言道:“九哥兒,你怎么能亂吃東西,你待會可又要遭罪了!”
上吐下瀉,想到唐小九臉色慘白的模樣古嬤嬤就心疼不已。
不由自主的,她眼神就帶了些責(zé)備,看向蘇婉道:“蘇姑娘,九哥兒不能亂吃東西,你作為醫(yī)者,不知道嗎?”
言下之意就是:作為醫(yī)者不知道,豈不是假裝的醫(yī)術(shù)!
唐小九吃了口兔肉,重重的放下筷子道:“古嬤嬤,你怎么和阿婉姐說話的,你再這樣就給我出去,以后也不許跟來!”
要不是古嬤嬤是母親身前的第一人,唐小九態(tài)度會更加惡劣。
古嬤嬤心里一慌,解釋道:“九哥兒,奴婢不是這個意思,奴婢只是擔(dān)心您,您身子您是知道的,不能亂吃!
唐小九當(dāng)然清楚。
但他更想放肆一回,每日都吃著那些固定的菜式,一點都不改變。
嘴巴都吃的寡淡無味。
甚至看到那些菜他就會想吐!
不就是拉肚子么,他能忍。骸澳阆氯,我這里用不著你多嘴,阿婉姐連我的病都能治好,比那些庸醫(yī)強百倍,怎么可能看不出來我會拉肚子?”
蘇婉不喜古嬤嬤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
但也能理解古嬤嬤是因為擔(dān)心唐小九,并不打算計較:“古嬤嬤放心,小九身子正在恢復(fù),口腹之欲只要不太過,自然可以滿足。”
古嬤嬤提著食盒,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干巴巴的道:“蘇姑娘說的可是真話,九哥兒他身子和常人不同的!
“古嬤嬤,你也說了,我是醫(yī)者,連這都不知道的話算什么醫(yī)者?”
蘇婉冷了臉色,漠然道:“若連這點信任都沒有,那就請古嬤嬤回去告訴你家夫人,貴公子的病我治不好,還請另請高明!”
泥人還有三分脾氣,更何況她是活生生的人。
方才已經(jīng)退讓一步解釋,可古嬤嬤卻還是懷疑,那她只能嚴(yán)詞厲色。
唐小九在旁邊急了。
病還沒好,蘇婉又的確有真才實學(xué),這古嬤嬤在這亂說什么,還把人給得罪了!
“古嬤嬤,快和阿婉姐道歉!”
古嬤嬤臉色也是一白,她剛才實在是太過著急,說話才沒過腦子,現(xiàn)在一聽蘇婉說了重話,才反應(yīng)過來自己大錯特錯。
她囁嚅道:“蘇姑娘,奴婢給你磕頭謝罪,對不住蘇姑娘了!”
說著膝蓋一彎,當(dāng)著眾人的面磕了一個頭。
那聲音格外大,就連她額頭都紅了一大塊,地面上有石子,已經(jīng)將她額頭刺出血。
蘇婉見狀,眼睛稍稍瞇起。
這位嬤嬤倒是個能屈能伸的,難怪會被唐夫人爬過來。
她立即就道:“嬤嬤起來吧,我受不起你這個禮,小九的病我能治,我自是明白他的身體狀況,莫要亂擔(dān)心,你還沒吃飯吧,要不要一起吃點?”
方才鬧出這么大的笑話,古嬤嬤自是沒臉坐下來吃飯的。
立即提著食盒搖搖頭道:“馬車上有準(zhǔn)備好的飯菜,蘇姑娘不用擔(dān)心奴婢!
“還不快出去!”唐小九冷沉著臉,瞪了眼古嬤嬤,耐心已經(jīng)到了極限,“沒有我的傳喚,任何人都不許進來!”
古嬤嬤立即福身道:“是,奴婢遵命!
從家里面出來后,李氏有點過意不去,還拿了餅子塞給古嬤嬤。
古嬤嬤感激的道了謝。
李氏只是笑笑,并未說話,對古嬤嬤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討厭,畢竟剛才那些動靜她都看在眼里。
吃過飯后,古嬤嬤在外面等了半個時辰。
透過縫隙朝里頭看。
唐小九一直坐在椅子上在和蘇婉說話,一次茅屋都沒去,也不見嘔吐。
她眼睛微閃。
這蘇姑娘還真是奇人!
別人拿唐小九的病沒有辦法,她卻能治,簡直比神醫(yī)還神,這么多年來,唐夫人一直擔(dān)心唐小九活不過二十。
自打他出生就一直在找大夫太醫(yī)看過,可無一例外。
沒有任何辦法。
前幾日,唐夫人覺察唐小九皮膚有了些變化,問了唐小九院子里的小廝才得知蘇婉的存在。
之后唐夫人又找人偷偷查過唐小九的藥渣,確定無毒,才讓她昨天來見了蘇婉。
準(zhǔn)備一探究竟。
她們都沒想到蘇婉就是個普通的小農(nóng)女,還以為唐小九故意撒謊誆騙。
“古嬤嬤,九哥兒在叫你!”
綠環(huán)已經(jīng)學(xué)乖了,聲音極小的提醒。
古嬤嬤這才回過神,立即走下馬車道:“哥兒找我什么事?”
“把這筐平安果搬上馬車,我們回去!碧菩【胖笓]著人,自己已經(jīng)跳上馬車。
古嬤嬤看著紅透透的個果子,眼神驚訝。
這果子,方才唐小九似乎吃過?
平安果?
還是頭一次聽說!
古嬤嬤收起好奇心,立即叫了小廝將果子搬到自己的馬車上,整整一大筐,大概有五十斤左右。
一行人的車馬浩浩蕩蕩的從溪水村離開。
不少村民都出來看戲。
議論紛紛的。
“阿婉家最近來了許多貴客啊,是攀上高枝了?”
“說啥呢,我聽說是阿婉會治病,得了貴客的賞識,別亂嚼舌根,家里是沒事干了嗎,還不快回去干活!”
“嘿嘿,你就幫著他們家說話,是已經(jīng)將柴火賣給他們家了?”
幫話的人憋紅了臉,卻不敢再爭執(zhí)。
也在這時。
王嬸端著木盆,朝外面倒了盆水道:“你這話比醋還酸,有本事你也砍柴來賣,整天就知道賭,把家里的孩子們都餓得面黃肌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