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作死的弘光帝
弘光二十二年,春。
空懸數(shù)年的大燕丞相之位,終于塵埃落定,由原工部尚書許東流繼任,消息一出,大燕朝堂為之震動。
許東流雖是工部尚書,但在大燕朝堂上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
唯一值得一提的,只有他是士族許家的家主。
大燕國國祚六百載,依附于大燕朝堂誕生了不少士族門閥。
最鼎盛時期,士族門閥甚至能掌控整個大燕朝堂,主宰皇權的更替,只是,如今的士族門閥已然衰落。經(jīng)過太后、弘光帝接連兩次清洗,士族門閥的力量跌入谷底。
但這并不意味士族門閥消失不見了,許家就是其中之一。
許家世代都有人入朝為官,曾出過一位丞相,數(shù)位吏部尚書,曾是最頂尖的士族門閥,到許東流這一代卻是有些沒落,只剩下大貓小貓三兩只。
除許東流以外,許家就沒有正三品之上的官員了。
許東流行事頗為低調(diào),是名副其實的老好人,不得罪人,不攀附關系,一心只想著守好工部這一畝三分地。
沒人想到許東流能得到弘光帝信任,奪得丞相之位。
在弘光帝的支持下,許東流順利登上丞相之位。許家一躍成為大燕最頂尖的權貴之一,許東流更是變得炙手可熱,受無數(shù)人追捧,想要攀附于他,為其驅(qū)使。
然而。
許東流成為丞相后,并未改變以往的行事風格,一直秉持與人和善的態(tài)度,不與人疏遠,不與人太親近。
朝堂上,許東流則是弘光帝的應聲蟲,弘光帝說什么就是什么,從來不會跟弘光帝唱反調(diào)。
一眾大燕朝臣這時候才明白,許東流為何能成為丞相。
靠著扶持起許東流,弘光帝對于大燕朝堂的掌控力再上一層樓,如今的大燕朝堂幾乎可以說是弘光帝的一言堂。
弘光帝的諸多政令,沒有受到太多阻力,很輕松就在大燕國內(nèi)推行開來,這些都有許東流的幾分功勞。在許東流的幫助下,弘光帝順利推行科舉、經(jīng)濟、賦稅等方面的改革,使得大燕朝堂治下的各府縣欣欣向榮,愈發(fā)繁榮昌盛。
這一點,從皇都內(nèi)的景象就能看出一二。
百姓臉上的笑容越發(fā)燦爛,就連昔日流亡到皇都的難民們,日子都好過了不少。
“如果太后沒有多折騰那么幾年,留下的爛攤子小一點,或許還真能讓弘光帝,把大燕國給救回來,再延續(xù)個幾百年國運!
楚塵有時候也會感嘆。
弘光帝花了十年的時間,勉強將太后留下的爛攤子收拾得七七八八。
只要再將三大藩王解決掉,大燕國的內(nèi)部都將被弘光帝掌控。
但三大藩王才是動搖大燕國根基的最大禍患,弘光帝對此有心無力,若是當初景正帝死后,直接由弘光帝執(zhí)掌大燕朝堂,或許以弘光帝的能力,還能將三位藩王解決。
可惜,沒有如果。
太后當政時期,給予三位藩王太多便利,讓三位藩王得到長足發(fā)展。
以魏王為例,如果不是楚塵出手,魏王完全可以取代弘光帝,成為大燕國的新皇帝。
當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魏王成為新皇帝,對大燕皇族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魏王到底是大燕皇族中人,他登上皇位,還是大燕皇族掌控天下。
不像康王和晉王乃是異性王,不是大燕皇族中人,一旦讓康王、晉王掌控大燕,那就是真的改朝換代了。
只可惜,魏王得罪了楚塵,被楚塵所殺,讓大燕國再延續(xù)幾百年國運的希望破滅。不僅如此,魏王死后還給弘光帝留下了一個麻煩,那位魏王府的二公子與蠻族勾結,對大燕國北疆之地形成巨大的威脅。
光是這個問題,就足以讓弘光帝頭疼很久,至少需要一二十年才能解決。
但是。
弘光帝的身體或許撐不了十年了。
自弘光帝執(zhí)掌政權以來,事必躬親,每日忙于處理各種政務,經(jīng)常批閱奏折到深夜,勞神傷身,身體日漸虛弱。
弘光帝不過三十一歲,但據(jù)說已是滿頭白發(fā)。
就連太醫(yī)院的一眾太醫(yī),都束手無策,無法幫弘光帝療養(yǎng)回來。
按照太醫(yī)所言,這是心力損耗,除非弘光帝停止批閱奏折到深夜的行為,不然,縱然他們有通天醫(yī)術,也無濟于事。弘光帝有聽太醫(yī)的建議嗎?
并沒有。
弘光帝不僅沒有停止己身作死的行為,反而變本加厲,甚至熬夜批閱奏折,然后拖著疲憊的身子去上早朝。
長此以往,弘光帝還能活多久,恐怕要打上個問號。
“沒有長生道果,還敢這么折騰,這不就是在找死嗎?”
楚塵對此,只有一個評價。
他雖然有長生道果,但從沒有像弘光帝一般作死,反而每天按時休息,早睡早起,保持著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
這就是長生之道。
楚塵十分篤定,就算沒有長生道果,他也比弘光帝活得更久。不過,這幾日楚塵沒能保持以往規(guī)律的生活,因為他又一次離開了皇都。
這一次他不是前往云霧山脈,而是去煙臺府。
昔日楚塵從呂青侯手中得到《基礎符箓的制法》,學得飛劍符等符箓的繪制之法,而《基礎符箓的制法》呂青侯得自于煙臺府黑石縣,一座名為金華道觀的山上道觀。
楚塵此行的目的,就是金華道觀,他想要探尋金華道觀的秘密。
呂青侯能從金華道觀得到《基礎符箓的制法》,金華道觀內(nèi)未必沒有其他有關仙道的傳承,修仙者的法寶、修仙功法等等,皆有可能。
楚塵打算去撞撞運氣,他帶上小白鼠、諸多符箓,買了一匹高頭大馬,便踏上前往金華道觀的道路。
說起來,這還是楚塵第一次離開京畿之地,真正走入大燕國。
楚塵以往大多呆在皇都,最多前往皇都附近的云霧山脈,并沒有離開過京畿之地。
他一路走走停停,見識大燕各地的風土人情,豐富己身閱歷。
離開皇都,縱馬十日,楚塵終于來到煙臺府黑石縣。
黑石縣是煙臺府下轄的一個普通小縣,因其盛產(chǎn)一種極為堅硬的特殊黑石,得名黑石縣。
楚塵在黑石縣的縣城休整一番后,當即前往金華山。
金華山很普通,比不得橫跨上百里的云霧山脈,更比不上橫跨數(shù)千里的橫斷山脈,但它卻并不普通。
至少對楚塵來說,并不普通。